[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设备、风机及其离心风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6600.0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2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匡细细;曾成;魏忠梅;林伟雪;玉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0 | 分类号: | F04D29/30;F04D2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郭玮;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型 叶片 本实用新型 离心风叶 扇叶 空气处理设备 风机 轮毂 气流流动 出风 后向 前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心风叶,包括轮毂及多个扇叶,多个所述扇叶围绕所述轮毂的周侧分布;所述扇叶包括第一叶片及第二叶片,且所述第一叶片的叶型为后向叶型,所述第二叶片的叶型为前向叶型。本实用新型的离心风叶能够改善气流流动,提高出风效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及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设备、风机及其离心风叶。
背景技术
在家电行业风机应用场合中,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空气处理设备中的各种滤芯、阻力部件日益增多。对风机的抗静压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目前,空气处理设备通常采用前向离心风扇保证气流流动。使用前向离心风扇时,其叶片出口角与叶轮切向方向的夹角越大,其抗静压能力越强。但是,前向离心风扇的出风口处气流的流动速度最大,由于气流的流动损失与流动速度成二次方正比,所以气流流动损失大,导致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前向离心风扇存在流动损失大导致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流动损失、提高效率的离心风叶,同时还提供一种含有上述离心风叶的风机,提供一种含有上述风机的空气处理设备。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离心风叶,包括轮毂及多个扇叶,多个所述扇叶围绕所述轮毂的周侧分布;
所述扇叶包括第一叶片及第二叶片,且所述第一叶片的叶型为后向叶型,所述第二叶片的叶型为前向叶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串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轮毂连接,所述第二叶片远离所述轮毂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片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叶片的曲率半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片的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二叶片的曲率半径之比的范围为3.4~3.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片的进口安放角的角度范围为64.5°~68.5°;
和/或,所述第二叶片的出口安放角的角度范围为16°~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叶还包括连接叶片,所述连接叶片平滑连接所述第一叶片及所述第二叶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扇叶的所述第一叶片围设成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用于使气流以相同速度流动;
和/或,相邻两个所述扇叶的所述第二叶片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用于使所述气流的流动速度逐渐增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为等间距流道;
和/或,所述第二流道包括渐扩流道与渐缩流道,所述渐扩流道的出口与所述渐缩流道的进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处的间距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处的间距之比的范围为1~1.05;
和/或,所述渐扩流道的进口处的间距与所述渐缩流道的出口处的间距之比的范围为1.3~1.7,且所述渐缩流道的进口处的间距与所述渐缩流道的出口处的间距之比的范围为2~2.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扇叶的所述第一叶片围设成第一流道,相邻两个所述扇叶的所述第二叶片形成第二流道;相邻两个所述扇叶的所述连接叶片形成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平滑连接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及所述第二流道顺次呈弧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6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泵叶轮的校平衡结构
- 下一篇:扇叶可以同步收纳和展开的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