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造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4490.4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2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邓程亮;尤宝旺;栾凤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程电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4/00 | 分类号: | E04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汤小东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体 移动组件 浅水区 深水区 推动板 造浪 冲浪运动 轨道 动力机构驱动 横向延伸方向 本实用新型 池体边缘 轨道移动 浸入液面 外侧设置 移动方向 移动过程 支撑机构 纵向贯穿 支撑柱 波浪 蓄水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造浪系统,包括:用于蓄水的池体,沿所述池体横向延伸方向的外侧设置为浅水区,所述池体的中部设置为深度大于所述浅水区的深水区;支撑机构,其包括纵向贯穿所述池体深水区的轨道以及支撑所述轨道的支撑柱;移动组件,其由动力机构驱动并沿所述轨道往复移动;推动板,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的至少一侧并随所述移动组件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推动板在移动过程中至少部分浸入液面以下并对水沿移动方向进行推动,从而将水向池体的两侧推排,在池体边缘产生管浪状的适宜冲浪运动的波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造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单侧或双侧模拟适宜冲浪运动的海浪的人工造浪系统。
背景技术
自然界的海浪主要由风对海水驱动形成,诸多小波浪不断叠加成为大浪。在海浪的前进过程中,如果遇到海岸、海底抬升或者过流区域收缩,则会形成一些特殊的巨浪,特别是适合于冲浪比赛的管浪,称为冲浪运动的“优质浪”。然而,形成这些“优质浪”的天文地理条件比较苛刻,浪源稀缺。
传统造浪设备包括泵喷、真空抽水及往复式激浪板或重物冲击等模式,都在浪高、浪型、持续性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与自然管浪差别较远,不适宜于作为训练和比赛用浪源。
模拟和替代传统冲浪项目的自然环境条件,制造适合冲浪运动的优质管浪,对解决以上诸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造浪系统,能够制造适合冲浪运动的模拟海浪。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人工造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蓄水的池体,沿所述池体横向延伸方向的外侧设置为浅水区,所述池体的中部设置为深度大于所述浅水区的深水区;
支撑机构,其包括纵向贯穿所述池体深水区的轨道以及支撑所述轨道的支撑柱;
移动组件,其由动力机构驱动并沿所述轨道往复移动;
推动板,其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的至少一侧并随所述移动组件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推动板在移动过程中至少部分浸入液面以下并对水沿移动方向进行推动。
优选的是,所述推动板设置为2个,且2个推动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移动组件的两侧。
优选的是,所述池体为长方体,所述支撑柱设置为多个,并沿所述池体长度延伸方向的中轴线均匀布置,所述轨道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
优选的是,所述深水区与浅水区连接的部位设置为坡面,所述坡面与深水区部分的池底之间的夹角为100-110°。
优选的是,所述移动组件底部设置有沿所述轨道移动的行走机构,以及在移动组件沿所述轨道移动过程中侧向设置在所述轨道侧方的矫正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行走机构为与所述轨道配合的轮组;所述矫正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轮组侧面的架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架体内侧的侧轮。
优选的是,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移动组件两端的牵引线,以及对牵引线进行收放或拖拽的驱动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柱为打入池体底部的钢筋水泥柱体,第一支架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柱构成所述移动组件的移动路径。
优选的是,所述推动板通过第二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移动组件的一侧或两侧。
优选的是,在所述池体中沿所述移动组件移动路径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网。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程电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明程电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4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按摩水池系统
- 下一篇:应用于人工造浪的造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