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超灌桩施工用钢筋笼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9115.0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1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龙;余来轩;蒋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梁展湖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钢筋 弯曲钢筋 螺旋钢筋 纵向钢筋 本实用新型 柱状结构 钢筋笼 套管 施工 中心线方向 呈螺旋状 顶端弯折 端部弯折 环形钢筋 两端端部 施工成本 施工工期 施工效率 施工噪声 同一圆周 周向延伸 合围 延伸 去除 桩头 盘旋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超灌桩施工用钢筋笼,包括主体钢筋和螺旋钢筋,主体钢筋包括多根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纵向钢筋,螺旋钢筋呈螺旋状盘旋在由多根纵向钢筋围成的柱状结构的外侧,螺旋钢筋且位于主体钢筋两端端部的部分沿主体钢筋周向延伸形成环形钢筋,纵向钢筋的顶端弯折且沿主体钢筋径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弯曲钢筋,第一弯曲钢筋的端部弯折且沿平行于主体钢筋中心线方向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二弯曲钢筋,主体钢筋的上方还设置有套管,套管套设在所有的第二弯曲钢筋合围形成的柱状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便于对超灌桩头进行去除,降低了施工强度,减少了施工成本,减轻了施工噪声,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灌桩施工用钢筋笼。
背景技术
桩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在古代的房屋、桥梁的建筑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以钢筋混凝土为材料的桩广泛被应用于现代建筑。现代桩基按照施工方法分为预制桩及灌注桩,其中钻孔灌注桩因其在地震力具有作用下的变形小,稳定性好,能有效解决地震区软弱地基和地震液化地基抗震问题等优势而被广泛使用。
在现代建筑土程,桥梁土程、市政上程、水利上程等上程建设中,均普遍采取以桩基基础,因此对对桩的施工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避免在灌注混凝土时,桩底的沉渣和灌注过程中泥浆中沉淀的杂质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定厚度(而这一部分混凝土的强度较差),保证桩头的质量,其中对灌注桩采取超灌一段长度,并在后期破除超灌桩头的方式成为保证桩施工质量的一道重要措施。
采用常规的钢筋笼进行施工,钢筋笼中的纵向钢筋靠近于灌注桩的边缘,在超灌桩头除去的时候,为了避免伤及到其内部钢筋,破除桩头施工普遍采取风镐加人工硬凿的方式,导致后期操作过程噪声大、施工效率低下,桩头破除质量也明显较差;尤其是对于工程量较大的桩头破除,更是明显出现劳动力缺乏,施工成本增大,严重影响到工期进度及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便于对超灌桩头进行去除,降低施工强度,减少施工成本,减轻施工噪声,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的用于超灌桩施工用钢筋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超灌桩施工用钢筋笼,包括主体钢筋和螺旋钢筋,主体钢筋包括多根相互平行且等间距竖直分布在同一圆周上而围成柱状结构的纵向钢筋,螺旋钢筋呈螺旋状盘旋在由多根纵向钢筋围成的柱状结构的外侧,螺旋钢筋分别与纵向钢筋固定连接,螺旋钢筋由主体钢筋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螺旋钢筋且位于主体钢筋两端端部的部分沿主体钢筋周向延伸形成环形钢筋,环形钢筋分别与纵向钢筋固定连接,纵向钢筋的顶端弯折且沿主体钢筋径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弯曲钢筋,第一弯曲钢筋的端部弯折且沿平行于主体钢筋中心线方向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二弯曲钢筋,主体钢筋的上方还设置有套管,套管的长度大于第二弯曲钢筋的长度,套管套设在所有的第二弯曲钢筋合围形成的柱状结构上,套管的底部抵触到第一弯曲钢筋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桩孔钻取后,将钢筋笼放入桩孔内,向桩孔内灌注混凝土至设计标高,混凝土强度在达到30~35%时,其初期成型,强度相对较低,这样采用环切的方式,其切割难度也相应较低,另外切割的噪声也得到降低。当环切至套管时,套管不仅能够对第二弯曲钢筋进行保护,同时套管外的混凝土在环切后,超灌桩头就与整个桩体进行了分离,此时只需要沿桩体中心线方向向上吊起超灌桩头,就能够使超灌桩头与桩体脱离。之后再对第二弯曲钢筋施加作用力,其目的就是将第一弯曲钢筋从混凝土中拔出,此时混凝土强度还较低,相应难度也不太大。这样相应的全部的第二弯曲钢筋就会分散开,以便于锚入到后期施工的承台或筏板基础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91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保护钢筋笼底部的垫块结构
- 下一篇:一种园林亲水平台的桩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