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结合人疲劳而自动调节声音大小报警的预警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25119.1 | 申请日: | 2018-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0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麦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罗丹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疲劳驾驶预警器 定位块 本实用新型 上端固定 上端 旋转板 预警器 圆柱槽 侧壁 底座 电机 疲劳 报警 复位弹簧 缓冲震动 减震机构 转动连接 输出轴 限位杆 限位孔 拆装 车体 位杆 稳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结合人疲劳而自动调节声音大小报警的预警器,包括固定在车体内的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嵌设有电机,电机上端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板,旋转板的上端通过多个减震机构连接有第一U形板,第一U形板内转动连接有第二U形板,第二U形板内设有定位块,定位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疲劳驾驶预警器,定位块左右相对两个侧壁均匀的开设有多个圆柱槽,圆柱槽内通过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第一U形板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杆对应的限位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便于对疲劳驾驶预警器的拆装,能够较好的缓冲震动力,使疲劳驾驶预警器的放置更加稳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疲劳预警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结合人疲劳而自动调节声音大小报警的预警器。
背景技术
疲劳驾驶预警器是一款用于交通行业的智能设备,用于解决疲劳驾驶安全隐患,通过过智能视频分析的方式感觉、判断人体疲劳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醒和预警,高效实用。
现有的疲劳驾驶预警器在安装车上时,对于其的拆装较为的不便,且汽车在行驶时产生的晃动会对预警器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仅容易对预警器造成损坏,还影响了预警器的稳固放置,容易造成对疲劳的判断不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疲劳驾驶预警器在安装车上时,对于其的拆装较为的不便,且汽车在行驶时产生的晃动会对预警器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仅容易对预警器造成损坏,还影响了预警器的稳固放置,容易造成对疲劳的判断不准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能结合人疲劳而自动调节声音大小报警的预警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结合人疲劳而自动调节声音大小报警的预警器,包括固定在车体内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嵌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端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上端通过多个减震机构连接有第一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的下端四角处与旋转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伸缩杆,所述第一U形板的相对两个侧壁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及通过螺孔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第一U形板内设有第二U形板,所述第二U形板的侧壁与转轴固定连接,且开设有与紧固螺栓对应的螺纹盲孔,所述第二U形板内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疲劳驾驶预警器,所述定位块左右相对两个侧壁均匀的开设有多个圆柱槽,所述圆柱槽内通过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第一U形板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杆对应的限位孔,所述定位块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分别与圆柱槽一一对应的复位槽,所述限位杆靠近圆柱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通过通孔伸入复位槽内,且固定连接有复位板。
优选的,所述旋转板的下端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多根呈圆形分布的支撑杆,所述底座的上端开设有与多根支撑杆啮合的圆形滑槽。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两根与第一U形板下端铰接的且呈八字形分布的减震杆,两根所述减震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减震杆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滑块,所述旋转板的上端开设有与减震滑块相匹配的减震滑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杆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滑块,所述圆柱槽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滑块相匹配的限位滑槽。
优选的,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和开关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结合人疲劳而自动调节声音大小报警的预警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能结合人疲劳而自动调节声音大小报警的预警器,通过电机带动旋转板转动,支撑杆和圆形滑槽的配合能够使结构更稳定,通过设有的转轴使第二U形板在第一U形板内转动,再通过紧固螺栓对其紧固限位,能够实现对疲劳驾驶预警器方向位置和角度的调整,便于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麦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麦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51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疲劳驾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体感识别的游泳池监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