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网故障指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23438.9 | 申请日: | 201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8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壳体 半环形 上臂 枢接轴 配电网故障 指示器 闭合位置 卡槽面板 卡槽 卡扣 本实用新型 开合位置 相对侧面 卡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故障指示器,所述配电网故障指示器包括主壳体和半环形上臂,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设置有枢接轴,所述半环形上臂通过所述枢接轴与所述主壳体相连接,且所述半环形上臂绕所述枢接轴在相对于主壳体的开合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自由转动;在所述主壳体的枢接轴的相对侧面上设置有卡槽面板,所述卡槽面板上设置有卡槽;在所述半环形上臂上设置有卡扣,当半环形上臂相对于主壳体处于闭合位置时,所述卡扣卡接在卡槽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故障指示器。
背景技术
配电网直接联系用户,其可靠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既是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又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作为配电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配电系统因为分支线多而复杂,在发生短路故障时,一般仅出口断路器跳闸,即使 在主干线上用开关分段,也只能隔离有限的几段,要找出具体故障位置往往需耗费大量人 力、物力和时间。在配电网出现故障之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电网公司多采用了传统的配网 自动化模式,采用了 FTU、DTU、TTU、光通讯,建立大主站等等,目的为了找到故障、对故障进 行隔离,网络重构。但鉴于配网自动化所使用的设备、采用的通讯方式和建立的大主站,因为构建的成本高,主要针对中心城网地带,而不能辐射到城郊或郊区或乡镇。
CN203481926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给输电线路上在线监测单元供电的装置,该装置在安装在电力线缆上时,需要使电力线缆穿过固定孔a和固定孔b。即该装置在安装在在线电力线缆上时安装过程复杂,且无法保证线缆位于电磁线圈中心位置。CN104267250A中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雷电波形在线监测装置,该装置具有上下两个圆筒形外壳,在线缆上装配该装置时,需要使用线夹和螺钉进行固定,其安装过程同样复杂。CN205333779U中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在线监测装置的装载装置,该装置具有两个形状一致的筒型外壳,在线缆上装配该装置时,两个外壳对接,并通过卡槽和突出卡棱结合,同样地该装置无法保证线缆位于电磁线圈中心位置。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单元与线缆的固定方式在线路晃动时会造成监测终端固定结构的松动,从而导致监测终端的位移甚至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避免故障指示器与线缆之间的晃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故障指示器,所述配电网故障指示器包括主壳体和半环形上臂,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设置有枢接轴,所述半环形上臂通过所述枢接轴与所述主壳体相连接,且所述半环形上臂绕所述枢接轴在相对于主壳体的开合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自由转动;
在所述主壳体的枢接轴的相对侧面上设置有卡槽面板,所述卡槽面板上设置有卡槽;
在所述半环形上臂上设置有卡扣,当半环形上臂相对于主壳体处于闭合位置时,所述卡扣卡接在卡槽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半圆形槽,当半环形上臂相对于主壳体处于闭合位置时,半环形上臂与半圆形槽构成用于容纳线缆穿过的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半圆形槽中设置有线托,同时在半圆形槽的附近设置有压线弹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面板是金属或塑料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面板是与主壳体一体成型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面板是与主壳体分体的,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与半环形上臂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半环形上臂与主壳体之间设置卡扣结构,配合主壳体上的压线弹簧,可以保证故障指示器牢固的定位在线缆上,即使线缆出现晃动也不会造成故障指示器的主壳体与半环形上臂之间出现松动,从而避免了故障指示器从线缆上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23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