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公路隧道消防的低位水池放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6625.4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3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柳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1/00 | 分类号: | E03B1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通 低位水池 阀门 消防水泵 放空管 供水管 三通 公路隧道 放空装置 第一端 连通管 本实用新型 放空 消防 高位水池 工程投资 施工难度 装置操作 出口端 出水管 进口端 进水管 排水沟 互通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公路隧道消防的低位水池放空装置,包括两个消防水泵,两个消防水泵的进口端分别通过两个进水管连接至低位水池,两个消防水泵的出口端分别通过两个出水管连接至三通的第一端和四通的第一端,三通的第二端和四通的第二端分别通过两个供水管连接至高位水池,三通的第三端和四通的第三端通过连通管互通,四通的第四端通过放空管连接至附近山沟或排水沟,与四通的第二端连接的供水管上设有1#阀门,与三通的第二端连接的供水管上设有2#阀门,连通管和放空管上分别设有3#阀门和4#阀门。该装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降低了工程投资和放空管施工难度,可快速放空低位水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隧道消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公路隧道消防的低位水池放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路隧道消防中,常采用消火栓、固定式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和灭火器作为消防系统,其中消火栓和固定式水成膜泡沫灭火装置都需要供水系统供水。目前公路隧道消防供水系统中,常采用低位水池→消防水泵→高位水池→隧道消防设备的消防供水系统,低位水池作为蓄水池,收集消防所需要的用水,再通过水泵加压至高位水池,高位水池直接向隧道内消防系统供水,其中,水池工艺配管一般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和放空管,上述公路隧道消防供水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水池放空开始后,放空管上的阀门关闭难度较大,紧急停止水池放空操作较难,低位水池作为隧道消防用水的蓄水池,这样放空水池具有较大的消防安全风险;2)放空管一般安装在水池吸水坑底部,埋深较大,一般为场坪标高以下4~5m,施工难度较大又增加了投资;3)为了方便管理,低位水池一般设置在隧道洞口附近,接至附近排水沟的放空管坡度较小,设计的放空管管径实际上难以满足快速放空水池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公路隧道消防的低位水池放空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降低了工程投资和放空管施工难度,可快速放空低位水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公路隧道消防的低位水池放空装置,包括两个消防水泵,两个消防水泵的进口端分别通过两个进水管连接至低位水池,两个消防水泵的出口端分别通过两个出水管连接至三通的第一端和四通的第一端,三通的第二端和四通的第二端分别通过两个供水管连接至高位水池,三通的第三端和四通的第三端通过连通管互通,四通的第四端通过放空管连接至附近山沟或排水沟,与四通的第二端连接的供水管上设有1#阀门,与三通的第二端连接的供水管上设有2#阀门,连通管和放空管上分别设有3#阀门和4#阀门。
优选的,两个消防水泵及相连的部分进水管和出水管位于水泵房内,四通、1#阀门、3#阀门和4#阀门设在1#操作井内,三通和2#阀门设在2#操作井内。
进一步地,1#操作井和2#操作井与水泵房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小于1m。
优选的,出水管、连通管、放空管和供水管的管径均为DN100,1#阀门、2#阀门、3#阀门和4#阀门的规格均为DN100,1#操作井的内直径为1800mm,2#操作井的内直径为15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平时,1#阀门、2#阀门和3#阀门开启,4#阀门闭合,两个消防水泵随时待命为消防系统供水,当需要放空低位水池时,先关闭1#阀门和2#阀门,保持3#阀门开启,然后开启4#阀门,接着开启任意一台消防水泵,即可放空低位水池;该装置通过关闭消防水泵即可停止放空,降低了公路隧道的消防运营风险,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该装置通过消防水泵抽吸放空水池,对放空管没有深度要求,放空管可以浅埋,如,放空管可以与出水管埋深相同,降低了工程投资和放空管施工难度;该装置通过消防水泵抽吸放空水池,放空管流量不受地形的限制,可快速放空低位水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66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饮水设备的滴水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负压供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