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鳞瓣片式半直管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4036.2 | 申请日: | 2018-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2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锁龙;邰晨光;邱铭杰;宋晓龙;蒋时泽;林晨;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B27/00 | 分类号: | C10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管 本实用新型 余热回收装置 焦炉上升管 换热过程 荒煤气 上升管 鱼鳞 鳞状 片式 耐高温涂层 换热效果 节能减排 筒体内壁 有效缓解 制造成本 半环形 出水管 进水管 结焦 套管 筒体 余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鳞瓣片式半直管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由内到外由筒体,半环形套管,鳞状半直管或重叠半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在上升管筒体内壁涂有耐高温涂层,能够有效缓解上升管在换热过程中的结焦现象。本实用新型的鳞状半直管和重叠半直管在荒煤气的换热过程中能更有效率的利用荒煤气的余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换热效果显著,对节能减排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能源的有效利用也越来越重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能源节约,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所以加强节约能源管理,开发研究余热回收技术是我国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而在炼焦过程中,从炭化室进入上升管的热量约占炼焦总耗量的36%,进入焦炉上升管的高温荒煤气的温度约为700℃左右。所以,对于高温荒煤气的余热回收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自主研发了上升管汽化冷却技术,该技术首先在首钢,太钢得到应用,虽然该技术运营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好,但是回收余热较少,而且还会发生漏水问题,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开发出导热油夹套技术,与我国汽化冷却技术结构相似,区别的是导热介质不同,但这种装置也容易发生泄露,并且导热油还会发生热变质,会造成污染问题。在本世纪初,我国又研制了一种分离式热管技术,但是仍然没有解决荒煤气的结焦、堵塞的问题,长期使用会使的换热效果变差,严重的还会影响上升管的使用寿命,增加成本。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鱼鳞瓣片式半直管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采用了一种鱼鳞瓣片式半直管加环形分配管的结构来进行余热回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鱼鳞瓣片式半直管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上升管外布管的结构,使得换热效果更佳。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对荒煤气的结焦现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鱼鳞瓣片式半直管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的鱼鳞瓣片式半直管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由内到外由筒体,半环形套管,鳞状半直管或重叠半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所述的筒体内壁涂有耐高温涂层。所述筒体下端由法兰与焦炉炉顶连接,为荒煤气进口,上端由法兰与集气室连接,为荒煤气出口。所述的半环形套管下端设进水口,上端设出水口。
进一步的,鳞状半直管为若干圆形半直管重叠组成,其截面也可为矩形、三角形等截面形状。
进一步的,重叠半直管为在半直管间隙设四分之一直管,其截面也可为矩形,三角形等截面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筒体内壁涂有耐高温涂层,能够大大缓解在荒煤气换热过程中杂质吸附在内壁上以其荒煤气的结焦现象,防止堵塞上升管,有效延长上升管的使用寿命。通过改进上升管周围布管的结构,换热效果更佳,对荒煤气的余热利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鱼鳞瓣片式半直管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鳞状半直管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重叠半直管的俯视图
图中:1-上升管筒体,2-半环形套管,3-出水管,4-进水管,5-鳞状半直管,6-重叠半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4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