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体工学颈部及肩部健康型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1921.5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8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萧建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建棠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叶玉凤;徐勋夫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肩托 颈部 颈部支撑部 后背支撑 人体工学 枕头本体 复健 肩部 健康 枕头 支撑 本实用新型 头部支撑部 圆弧状内凹 放松颈部 肩部肌肉 颈部支撑 圆柱结构 支撑头部 中间部 睡眠 肌肉 两边 释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人体工学颈部及肩部健康型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前半部分设有肩托部,该肩托部的中间设有后背支撑部,所述后背支撑部后方横向设有一颈圆形的部支撑部,该圆形的颈部支撑部为人体工学圆柱结构,该颈部支撑部中间部向下凹,形成中间低两边高的结构,该颈部支撑部的后方设有头部支撑部,并呈圆弧状内凹结构来支撑头部;通过在枕头本体前半部分两侧设有肩托部,使用户睡眠时不仅对颈部有健康复健作用,而且对肩部有健康复健支撑,用户能够更好的放松颈部肌肉和肩部肌肉,同时在肩托部的中间凹设有后背支撑部,在用户得到颈部支撑后,增加颈部至背部的支撑,让使用者整个上背完全与床接触,释放压力和健康复健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人体工学颈部及肩部健康型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一种辅助睡眠的床上用品,现代医学研究,人体的脊柱, 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三个生理弯曲的曲线,在睡眠时,枕头能够维护人体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使头部与腰部保持平衡,维持人体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枕头对于人体身体健康和使用者的睡眠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有的枕头只能够对使用者的颈椎起到一定的承托作用,使用者的肩部在睡眠时仍然不能够得到放松,而人体的肩部与颈椎许多肌肉都是紧密相连的,如果肩部的肌肉得不到放松,仍然会造成使用者的颈椎附近肌肉酸痛,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白天正常的工作或学习。所以需要一种新技术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人体工学颈部及肩部健康型枕头,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枕头存在使用者肩部肌肉得不到放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人体工学颈部及肩部健康型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的前半部分的两侧有依人体工学设计的肩托部,该肩托部的中间有依人体弧度设计的后背支撑部,所述后背支撑部后方横向设有一颈圆形的部支撑部,该圆形的颈部支撑部为人体工学圆柱状结构,该颈部支撑部中间部向下凹,形成中间低两边高的结构,该颈部支撑部的后方设有头部支撑部,并且呈圆弧状内凹结构来支撑头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枕头本体为一体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颈部支撑部的表面高度高于肩托部、后背支撑部和头部支撑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肩托部的表面与水平面呈25-30度夹角,该肩托部高于后背支撑部的表面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肩托部的表面与水平面呈28度夹角,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头部支撑部的表面高度高于后背支撑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背支撑部的前方设有一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枕头本体底部为平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枕头本体前半部分两侧设有肩托部,使得本产品在用户睡眠时不仅对颈部有健康复健作用,而且对肩部也有健康复健支撑,用户能够更好的放松颈部肌肉和肩部肌肉,同时,在肩托部的中间凹设有后背支撑部,在用户得到颈部支撑后,增加颈部至背部的支撑,让使用者整个上背完全与床接触,释放压力和健康复健的效果。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组装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建棠,未经萧建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19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