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厚填土区重力式与加筋土挡墙组合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4595.5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2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伟;鄢治华;杨生彬;程东幸;胡昕;郭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2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弘 |
地址: | 71007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式挡土墙 砂砾石垫层 组合支护结构 单元设置 填土区 重力式 多级台阶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 下级 工程效益 环境效益 结构施工 宽平台 回填 两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厚填土区重力式与加筋土挡墙组合支护结构,包括砂砾石垫层、重力式挡土墙和加筋土挡墙;所述的砂砾石垫层设置在地面以下,重力式挡土墙设置在砂砾石垫层上;加筋土挡墙设置在重力式挡土墙上,加筋土挡墙为多级台阶式结构,两级加筋土挡墙单元之间设置宽平台,宽平台上设置有基础,上级加筋土挡墙单元设置在下级加筋土挡墙单元顶部的基础上,最下级加筋土挡墙单元设置在重力式挡土墙顶部;加筋土挡墙内侧回填土方。该结构施工方便、造价低,同时可获得很好的工程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涉及边坡治理工程设计,具体涉及一种深厚填土区重力式与加筋土挡墙组合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用地形势的紧张,越来越多的发电厂及变电所等一批电力工程项目选择在地形高差较大的山地区建设。由于工程场地的整平和平面布置的需要,形成高度大的挖方边坡和深厚填土形成的填方边坡必须进行治理设计,同时达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和美化环境的目的。
山区大面积、大厚度的填方工程,回填土碾压效果往往较差,均匀性差,整体强度低,工程性能差别很大。一方面可能引起回填区域原土层的压缩变形,产生沉降,另一方面如人工回填土的质量未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则可能导致填方土体发生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且长时间难以完成沉降过程。填方过程中如不选择合适的坡比进行回填不仅难以保障填方边坡的稳定,在回填过程中还经常出现贯通的拉张裂缝;当填方边坡坡顶、坡脚布置有建筑物时,边坡一旦变形失稳均将严重影响工程施工和工程建成后的安全运营。
深厚填土边坡治理难度大,如坡脚有自然排水的冲沟,坡顶有建筑物布置的平面空间狭小工程场地,必须采取特殊的设计方能满足工程需要。采用挡土墙存在支挡高度不高,且当支挡高度达到一定高度后对承载力要求较高,因此,挡土墙一般作为坡脚护脚墙使用;对于抗滑桩工程而言,一般悬臂抗滑桩悬臂段高度不宜超过15m,如考虑采用锚索抗滑桩结构则存在基岩距离桩顶距离过大而引起锚固深度过大的问题,另外,抗滑桩工程一般来说其工程量大、造价高;对于锚固工程来说,填方区填土厚度大、基岩埋深大,锚固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厚填土区重力式与加筋土挡墙组合支护结构,该结构施工方便、造价低,同时可获得很好的工程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深厚填土区重力式与加筋土挡墙组合支护结构,包括砂砾石垫层、重力式挡土墙和加筋土挡墙;所述的砂砾石垫层设置在地面以下,重力式挡土墙设置在砂砾石垫层上,重力式挡土墙的顶部内侧水平设置有素混凝土垫层及灰土垫层,素混凝土垫层设置在灰土垫层上;加筋土挡墙设置在重力式挡土墙和素混凝土垫层上;加筋土挡墙为多级台阶式结构,包括多个加筋土挡墙单元,两级加筋土挡墙单元之间的平台上设置有基础,上级加筋土挡墙单元设置在下级加筋土挡墙单元顶部的基础上,最下级加筋土挡墙单元设置在重力式挡土墙顶部。
优选地,所述的加筋土挡墙单元为直立结构,加筋土挡墙单元的坡面设置挂板,墙内设置拉筋带并回填土方。
优选地,所述的拉筋采用CAT钢塑复合材料,拉筋带竖向节点间距为0.4m、水平向节点间距为0.5m;单根拉筋带铺设长度为12m~28m,断面尺寸为30mm×2mm,断裂拉力≥9kN,抗拉强度≥4kN,断裂伸长率≤3%。
优选地,所述的土方为分层填筑压实,分层的最大虚铺厚度不超过30cm,压实系数不小于0.95。
优选地,每级加筋土挡墙单元的挂板顶部均设置有帽石。
优选地,所述的基础为L型结构,挂板设置在基础上。
优选地,所述重力式挡土墙设有多个泄水孔;泄水孔向外坡率为1:10,多个泄水孔成梅花形布置,泄水孔的孔内设置有PVC管,PVC管插入端头用钢丝绑扎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45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现浇生态混凝土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隔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