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骨架浮动式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4066.5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4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平;汪朝阳;宁志星;虞晨阳;郭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F16J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凸出部 挤出 浮动式密封圈 无骨架 弹簧 密封技术领域 密封圈本体 鞍形截面 内置弹簧 压力容器 闭合时 弹簧包 右上角 鞍型 堆叠 门盖 申请 填充 破损 破裂 储存 | ||
本申请属于压力容器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骨架浮动式密封圈。为了减少挤出,现有的鞍型密封圈中包裹有弹簧包,可以减少挤出,但效果不理想。弹簧的存在增加了密封圈的储存难度,不易堆叠,长时间放置密封圈会破裂,使得弹簧露出。本申请提供一种无骨架浮动式密封圈,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三凸出部和易挤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形成鞍形截面,所述第三凸出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左上角,所述易挤出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右上角,所述易挤出部为V形凹槽。门盖闭合时,可填充在密封圈本体的易挤出部,减少密封圈的挤出,同时没有内置弹簧骨架,避免了密封圈因长时间放置而破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压力容器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骨架浮动式密封圈。
背景技术
快开盲板结构是安装在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端部,实现快速开启和关闭的一种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航天、电力能源等工业领域。相对于螺栓法兰结构,快开盲板结构启闭门盖操作更加快速,适用于门盖需要经常装拆的工业应用场合。
现有的快开盲板密封圈结构有O型密封圈,C型密封圈,鞍型密封圈等结构。因具有一定的浮动性,有利于门盖的拆卸,鞍型密封圈是比较好的选择;但应用实践发现结构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大压力下,鞍型密封圈容易有挤出,一方面会造成鞍型密封圈的破坏,一方面也会占用浮动空间,卸压后使门盖不易下压,锁环不易打开。
为了减少挤出,现有的鞍型密封圈中包裹有弹簧包,虽然可以稍微减少挤出,但效果仍不太理想。而且弹簧的存在增加了密封圈的储存难度,不易堆叠,同时长时间放置密封圈会破裂,而使得弹簧露出。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为了减少挤出,现有的鞍型密封圈中包裹有弹簧包,虽然可以稍微减少挤出,但效果仍不太理想。而且弹簧的存在增加了密封圈的储存难度,不易堆叠,同时长时间放置密封圈会破裂,而使得弹簧露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骨架浮动式密封圈。
2.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骨架浮动式密封圈,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三凸出部和易挤出部;
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形成鞍形截面,所述第三凸出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左上角,所述易挤出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右上角,所述易挤出部为V形凹槽。
可选地,所述易挤出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表面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表面与第三表面相连接,所述第三表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易挤出部与门盖上凸出的环状部相互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氟橡胶或者低温丁腈橡胶。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骨架浮动式密封圈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骨架浮动式密封圈,通过在密封圈本体上设置易挤出部,即在本体右上角设置V形凹槽,来改变密封圈的形状,使得V形凹槽与门盖凸出的环状部相对应,当门盖闭合时,可以填充在密封圈本体的易挤出部,来减少密封圈的挤出,同时,本申请涉及的密封圈没有内置弹簧骨架,避免了密封圈因长时间放置而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无骨架浮动式密封圈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种无骨架浮动式密封圈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40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圈和具有其的滤瓶
- 下一篇:一种便于密封对接的无菌隔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