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收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3870.1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6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肖慈平;蔡翼杨;谭燕;龙胜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1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行超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容器 蜂器 本实用新型 操作过程 绿色发光 绿色荧光 内部空腔 内固定 蚜茧蜂 空腔 连通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收蜂器,所述自动收蜂器包括透光容器(1)和绿色荧光管(4),透光容器(1)上设置有与内部空腔连通的开口(2),透光容器(1)空腔内固定安装有绿色发光管(4)。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操作过程麻烦和容易闷死蚜茧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生产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收蜂器。
背景技术
在烟草生产活动中,经常会与到蚜虫害,消除蚜虫害最为有效和绿色的方法是使用蚜虫的天敌蚜茧蜂来杀死蚜虫,目前蚜茧蜂是采用集中培育,然后分区域释放的方式,其中将蚜茧蜂从集中饲养地收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一种具有吸气功能的装置,原理是采用气压将蚜茧蜂吸到收纳容器内,然后再释放到出现虫害的区域,操作时需要小心翼翼的对着蚜茧蜂一个一个的收集,操作过程非常麻烦,收集好以后必须马上将蚜茧蜂释放到虫害区域,因为收纳容器是不透风的塑料,时间长了可能会闷死蚜茧蜂。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操作过程麻烦和容易闷死蚜茧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收蜂器,不需要人工操作收蜂,收纳盒通风,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操作过程麻烦和容易闷死蚜茧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收蜂器,所述自动收蜂器包括透光容器和绿色发光管,透光容器上设置有与内部空腔连通的开口,透光容器空腔内固定安装有绿色发光管。
所述绿色发光管为荧光管。
所述透光容器骨架为硬杆,透光容器表面为孔径小于20目的纱网。
所述透光容器空腔内固定安装有沾有10%葡萄糖营养液的棉球,棉球固定放置在透光容器空腔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透光容器中加入绿色发光管,利用蚜茧蜂趋绿光的特性,实现了自动收蜂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透光容器设置为硬杆骨架和孔径小于20目的纱网,使得透光容器内部通风,蚜茧蜂不会被闷死。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透光容器空腔内加入沾有10%葡萄糖营养液的棉球,使得蚜茧蜂进入透光容器以后不会因为缺少食物饿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透光容器、2开口、3棉球、4绿色发光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参考图1,
实施实例1:一种自动收蜂器,所述自动收蜂器包括透光容器1和绿色发光管4,透光容器1上设置有与内部空腔连通的开口2,透光容器1空腔内通过铁丝或线捆绑安装有绿色发光管4。
实施实例2:所述绿色发光管4为使用电源的绿灯。其余与实施实例1相同。
实施实例3:所述绿色发光管4为荧光管。其余与实施实例1相同。此实施实例为优选方式。
实施实例4:透光容器1设置为玻璃。其余与实施实例1相同。
实施实例5:所述透光容器1骨架为硬杆,透光容器1表面为孔径小于20目的纱网。其余与实施实例1相同。此实施实例为优选方式。
实施实例6:所述透光容器1空腔内通过铁丝或线捆绑安装有沾有10%葡萄糖营养液的棉球3,棉球3固定放置在透光容器1空腔内部。其余与实施实例1相同。此实施实例为优选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未经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3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夏季农业种植用新能源诱虫灯
- 下一篇:一种农业种植开发用杀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