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PC结构的防水节能副框及其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3327.1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8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吴鹏程;陈国东;柴立奇;许月红;金伟强;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港集团瑞祥房地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研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02 | 分类号: | E06B1/02;E06B1/70;E06B1/60;E06B1/62;E04B1/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窗 副框 保温隔热性能 安装结构 墙体 防水 节能 本实用新型 室外侧结构 耐候性能 依次连接 隔热框 支撑框 外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PC结构的防水节能副框及其安装结构,能够增强门窗同副框的连接强度,并增强门窗与墙体之间的保温隔热性能,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增强室外侧结构强度及耐候性能的外框、用于增强门窗与墙体之间保温隔热性能的隔热框、以及用于增强与门窗连接强度的支撑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PC结构的防水节能副框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建筑门窗安装却仍然根据陈旧的一套安装办法:参照建筑设计门窗洞口尺寸要求,采取先留洞口、后安装门窗外框、再进行门窗周边填缝粉刷、装配门窗扇的工艺流程来完成门窗安装工程。
就此,由于洞口的标准化受到了土建施工时建筑模板、浇注、砌块等等诸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够一次到位,需要通过人工粉抹得以解决,这样不仅费时费工费料,而且在门窗洞口里外四周的粉刷和填缝施工时、多工种配合免不了会造成对已经安装的门窗外框等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和损坏。即使已经安装的门窗经过二次保护也无济于事,还容易产生由于门窗周边填逢不密实而引起渗漏等问题。
目前也有利用副框想来解决洞口标准化问题,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特别是现在一般住宅建筑都要采用建筑外保温,安装副框不能解决隔热保温的节能门窗“冷桥”问题。另外当今建筑需要外墙体保温与门窗安装洞口包括侧面全封闭一体化、实现建筑门窗节能标准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PC结构的防水节能副框,能够增强门窗同副框的连接强度,并增强门窗与墙体之间的保温隔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PC结构的防水节能副框,包括依次连接的用于增强室外侧结构强度及耐候性能的外框、用于增强门窗与墙体之间保温隔热性能的隔热框、以及用于增强与门窗连接强度的支撑框。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隔热框及支撑框分别由铝合金型材、聚氯乙烯、镀锌方钢三种材料共挤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安装结构,防水节能副框、位于防水节能副框底部的墙体结构层、及位于防水节能副框上部的铝合金节能窗;
所述外框朝向隔热框的一侧设有定位槽,隔热框朝向外框的一端嵌入所述定位槽,且定位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上延边与下延边;
所述下延边的横截面与隔热框的横截面呈90度夹角,且防水节能副框与铝合金节能窗之间、墙体结构层与下延边之间、墙体结构层与隔热框之间均填充有聚氨酯泡沫填缝剂。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背向隔热框的一侧、及墙体结构层的外侧均覆盖有保温岩棉层;
且保温岩棉的外侧覆盖有保温砂浆层。
进一步的,所述下延边朝向墙体结构层的一端与墙体结构层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进一步的,所述上延边背向隔热框的一侧安装有铝合金窗台板;
所述铝合金窗台板包裹于保温砂浆层,且铝合金窗台板与保温砂浆层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铝合金窗台板的上表面设有排水坡,所述铝合金窗台板与上延边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进一步的,支撑框的外部包裹有聚氯乙烯材料层,所述聚氯乙烯材料层与隔热框一体成型;
且聚氯乙烯材料层背向外框的一侧设有窗台板,聚氯乙烯材料层与所述窗台板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进一步的,所述上延边与下延边的横截面均呈“[”字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的内壁设有卡块,隔热框的外侧设有供卡块嵌入的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港集团瑞祥房地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研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港集团瑞祥房地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研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3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