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面板驱动电路、驱动板卡、液晶显示屏及智能镜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02657.9 | 申请日: | 201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4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屈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易家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芯片 主控芯片 液晶面板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 液晶显示屏 第二信号 驱动板卡 驱动信号 镜子 液晶面板驱动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驱动电路 信号类型 液晶面板 智能 兼容性 输出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面板驱动电路、驱动板卡、液晶显示屏及智能镜子,其中驱动电路包括:主控芯片、第一信号接口、第二信号接口和第一转换芯片,所述主控芯片包括第一信号端;其中,所述第一信号接口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与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第一转换芯片将主控芯片输出的特定驱动信号转换成不同类型的驱动信号,能够适应不同液晶面板对信号类型的要求,提高了液晶面板驱动板的兼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面板驱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面板驱动电路、驱动板卡、液晶显示屏及智能镜子。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液晶显示屏在人们生活中广泛运用。液晶面板是决定液晶显示屏亮度、对比度、色彩、可视角度的器件,它直接影响着画面的观看效果。液晶面板的正常运作需要接收驱动板发送的驱动信号。
目前,一个驱动板通常只能发送一种特定的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特定信号类型的液晶面板。然而,在生活中有各类的电子设备用到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性能要求不同、尺寸不同都可能会影响其采用的信号类型,需要适应不同液晶面板的信号类型的驱动板驱动液晶面板。因此,现有驱动板兼容性较低,无法适应不同液晶面板的信号类型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液晶面板驱动电路、驱动板卡、液晶显示屏及智能镜子,能够通过第一转换芯片将主控芯片输出的特定驱动信号转换成不同类型的驱动信号,能够适应不同液晶面板对信号类型的要求,提高了液晶面板驱动板的兼容性。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驱动电路,包括:主控芯片、第一信号接口、第二信号接口和第一转换芯片,所述主控芯片包括第一信号端;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接口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
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与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信号接口和第二转换芯片;
所述第三信号接口与所述第二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端为MIPI信号端,所述第一信号接口为MIPI信号接口,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为EDP信号接口,所述第三信号接口为LVDS信号接口,所述第一转换芯片为MIPI转EDP芯片,所述第二转换芯片为MIPI转LVDS芯片。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信号接口;
所述主控芯片设有第二信号端,所述第三信号接口与第二信号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端为MIPI信号端,所述第二信号端为LVDS信号端,所述第一信号接口为MIPI信号接口,所述第二信号接口为EDP信号接口,所述第三信号接口为LVDS信号接口,所述第一转换芯片为MIPI转EDP芯片。
优选地,还包括升压电路;
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升压控制端连接;
所述升压电路的驱动电压输出端与所述MIPI信号接口的驱动电压接收端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背光电路和LVDS背光接口;
所述背光电路设有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接收端、第一亮度控制信号接收端以及背光信号输出端;
所述主控芯片设有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端和第一亮度控制信号输出端;
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亮度控制信号接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易家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易家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26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