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污水提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00274.8 | 申请日: | 2018-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8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廖永祥;李承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德隆流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22 | 分类号: | E03F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地址: | 20141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板 污水提升器 不锈钢 排污泵 封边 焊接 对称 安全性能 等距分布 左右两侧 交接处 入水管 边角 滤筒 滤芯 锋利 美观 配合 | ||
一种不锈钢污水提升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侧板,并且第二侧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侧板,且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交接处设有封边,且,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焊接相连,所述箱体的内部对称设有排污泵,并且两个排污泵等距分布在箱体的底部,且排污泵的右侧连接有入水管。该不锈钢污水提升器,通过滤芯、滤筒、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配合,在封边的作用下,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组成的箱体,进而提升了箱体的安全性能,从而克服不锈钢污水提升器焊接边角锋利,不但不美观而且对人体有不利影响的缺点,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污水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不锈钢污水提升器。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一直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传统的做法都是在地下挖集水井(污水坑),在集水井中放置污水泵,也就是俗称的“一坑两泵”,一坑两泵的污水处理的方式存在异味、污水泵易堵塞、污水坑清掏难、污染周围环境等弊病,PW系列全自动污水提升器采用双泵双分离器,双泵双分离器交替工作,互为备用,任意泵发生故障都可以在PLC控制系统下自动转到单泵运行控制,满足地下污水持续提升排放的需要,传统的不锈钢污水提升器焊接边角锋利,不但不美观而且对人体有不利影响,并且缺少对污水的过滤装置,针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不锈钢污水提升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污水提升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污水提升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第二侧板,并且第二侧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两边缘部各自设置有弯折部,第一侧板的弯折部与第二侧板的弯折部重叠并焊接,且重叠处设有封边,且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焊接相连,所述箱体的内部对称设有排污泵,并且两个排污泵等距分布在箱体的底部,且排污泵的右侧连接有入水管,且入水管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法兰,所述入水管的内部设有滤筒,所述滤筒的顶端设有垫板,且滤筒通过垫板与连接法兰铰接相连,所述垫板的内部设有凹槽,且连接法兰通过现有的螺栓与垫板铰接相连,所述滤筒的内部设有腔体,且腔体的内部安装有滤芯,所述滤筒的底部套设有底盖,且底盖的内部设有卡槽,所述滤筒的底部设有垫圈,且垫圈的中心处安装有立柱,且立柱与卡槽为一体设置,且立柱与垫圈的交接处设有套环,且立柱通过套环与垫圈相连,所述立柱的底端安装有底块,且立柱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且底块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与卡槽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检修口,且检修口用于对排污泵和箱体进行检修。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底座,且底座用于提升箱体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滤筒的外部套设有陶瓷环,且陶瓷环用于对污水进行净化。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对称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套杆,且套杆的底端设有插槽,且插槽的内部安装有插块,且插块的与套杆的交接处设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插块通过第二压缩弹簧与套杆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不锈钢污水提升器,通过滤芯、滤筒、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配合,在封边的作用下,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组成的箱体,进而提升了箱体的安全性能,从而克服不锈钢污水提升器焊接边角锋利,不但不美观而且对人体有不利影响的缺点,在滤芯和滤筒的作用下,滤芯和滤筒多污水进行过滤和净化,克服了现有的不锈钢污水提升器缺少过滤装置对污水进行过滤的调节处理,实用功能单一的缺点,提高了该不锈钢污水提升器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还让现有的不锈钢污水提升器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认可,提高了该不锈钢污水提升器的产品质量,节省了使用者的采购成本,避免了不锈钢污水提升器的资源浪费,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箱体、封边和检修口的连接关系图;
图2为箱体、底座和垫板的连接关系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德隆流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德隆流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002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