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污染物降解产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2912.6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4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蒋天戈;杨海霞;姚建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25B1/04;C25B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林炜 |
地址: | 20023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氢 桥管 降解容器 对电极 光阳极 有机污染物降解 外置电源 产氢装置 旁通口 砂芯 正极 本实用新型 污染物处理 光电效应 生产氢气 负极 浸入 氢气 右端管 电极 隔断 管口 管腔 降解 流体 左端 光照 通电 | ||
一种有机污染物降解产氢装置,涉及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有机污染物降解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降解容器、产氢容器、桥管、光阳极、对电极、外置电源;所述桥管的左端管口与降解容器的旁通口对接,桥管的右端管口与产氢容器的旁通口对接,桥管内设有一砂芯,该砂芯将桥管的管腔阻断,使得降解容器、产氢容器内的流体相互隔断;所述光阳极是受到光照后能产生光电效应的电极,光阳极固定在降解容器内,产氢容器内装有通电后能生成氢气的产氢溶液,对电极固定在产氢容器内,并且对电极浸入产氢溶液中;所述外置电源的负极接到光阳极,外置电源的正极接到对电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能在降解污物的同时生产氢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物处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污染物降解产氢装置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环境光催化技术可有效用于各种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该技术主要是基于半导体在光照条件下,吸收光子获得能量从而使得价带上的电子激发到导带位置,并传导至表面形成光生电子。由于光生电子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可还原半导体表面吸附的物质从而获得清洁高效的产物,而价带由于缺失电子形成大量的空穴(空穴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其可有效氧化自然界中各种有机分子,可有效用来降解去除有机污染物。但是,现有的采用光催化半导体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设备功能单一,只能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没有充分利用光生电子的还原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降解污染物的同时生产氢气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产氢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有机污染物降解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降解容器、产氢容器、桥管、光阳极、对电极、外置电源;
所述降解容器、产氢容器的下部各开设有一个旁通口,降解容器上开设有污液进口,产氢容器的上部开设有介质出入口,桥管的左端管口与降解容器的旁通口对接,桥管的右端管口与产氢容器的旁通口对接,桥管内设有一砂芯,该砂芯将桥管的管腔阻断,使得降解容器、产氢容器内的流体相互隔断;
所述光阳极是受到光照后能产生光电效应的电极,光阳极固定在降解容器内,产氢容器内装有通电后能生成氢气的产氢溶液,并且产氢溶液的液面低于产氢容器的介质出入口,对电极固定在产氢容器内,并且对电极浸入产氢溶液中;
所述外置电源的负极接到光阳极,外置电源的正极接到对电极。
进一步的,还包括参比电极,及用于测量参比电极电压的电压表,所述参比电极布设在降解容器内,所述电压表的负端接外置电源的负极,电压表的正端接参比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产氢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产氢装置,将半导体光照条件下产生的电子与空穴协同高效利用,在利用太阳光照射实现有机污物降解的同时,利用有机物作为空穴清除剂,并利用砂芯实现两侧离子交换,能快速提高光解水产氢效率,能在降解污染物的同时生产氢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产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有机污染物降解产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降解容器X1、产氢容器X2、桥管Y1、光阳极J1、对电极J3、外置电源B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未经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29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