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干烧的节能型电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2169.4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4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奚力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顾山东宝厨房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20;F24H9/18;F24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盲管 加热管 感温触头 加热丝 温控器 法兰 节能型电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 防止干烧 伸入 密封连接法兰 有效防止干烧 加热器 绝缘密封层 卡接装置 使用寿命 危险事故 出水管 防护层 进水管 开口处 排水阀 包覆 紧固 渗钛 外周 开口 伸出 外围 贯穿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干烧的节能型电加热器,包括带开口的外壳,外壳上分别开设进水管、出水管及排水阀,在外壳的开口处密封连接法兰,在法兰上配合一对盲管,各盲管的一端分别伸入加热管的两端内部,各盲管的另一端均贯穿法兰并通过卡接装置紧固,各盲管伸出法兰的一端均连接温控器,于盲管内布置感温触头,感温触头与温控器连接;于加热管的内部还布置加热丝,加热丝的一端与伸入加热管的盲管连接,于加热丝的外围、在加热管内还布置绝缘密封层,在加热管的外周还包覆渗钛防护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布置感温触头和温控器可以有效防止干烧问题,大大提高了加热器的使用寿命,杜绝了危险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器领域,尤其涉及防止干烧的节能型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电加热器以加热快,使用简单的优点被广大消费者青睐,然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常遭遇使用不当引起的干烧,这种干烧情况不进降低降低了电加热器的寿命,严重的甚至引起设备损坏或火灾,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防止干烧的节能型电加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防止干烧的节能型电加热器,其能解决干烧问题,使电加热器的寿命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干烧的节能型电加热器,包括带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上分别开设进水管、出水管及排水阀,在所述外壳的开口处密封连接法兰,在所述法兰上配合一对盲管,各盲管的一端分别伸入加热管的两端内部,各盲管的另一端均贯穿法兰并通过卡接装置紧固,各盲管伸出法兰的一端均连接温控器,于所述盲管内布置感温触头,所述感温触头与温控器连接;于所述加热管的内部还布置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的一端与伸入加热管的盲管连接,于所述加热丝的外围、在所述加热管内还布置绝缘密封层,在所述加热管的外周还包覆渗钛防护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于所述外壳的内壁四周还设置用于保温的内胆;
于所述法兰上还开设用于盲管贯穿的通孔;
所述卡接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分别与法兰销接的第一活动式卡板及第二活动式卡板,所述第一活动式卡板与第二活动式卡板在拼合后形成用于固定盲管的圆环结构;
所述第一活动式卡板为带有内凹槽的半弧形面板,在所述第一活动式卡板的一端为直边端,所述第一活动式卡板的另一端为圆弧端,在所述圆弧端上开设有第一轴孔,在所述直边端处、在所述第一活动式卡板的一端还开设用于配合销轴外周的第一开口槽;
所述第二活动式卡板也为带有内凹槽的半弧形面板,在所述第二活动式卡板的一端开设用于配合圆弧端的弧形凹槽,在所述弧形凹槽的边缘处开设用于配合销轴外周的第二开口槽,在所述第二活动式卡板的另一端背面开设用于配合直边端的直边凹槽,在所述直边凹槽上还开设第二轴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布置感温触头和温控器可以有效防止干烧问题,大大提高了加热器的使用寿命,杜绝了危险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中渗钛保护层的布置可以预防加热管表面结水垢、电腐蚀,减少危害,抗氧化耐高温,使加热管更加耐用和安全。卡接装置的布置实现了盲管、加热管的快速更换,拆装方便,提高了生产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将多根加热管焊接或拧装到法兰上形成大功率可整体拆装的加热器,其能保持良好的发热效果,发热性能出色,节能省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顾山东宝厨房设备厂,未经江阴市顾山东宝厨房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21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