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林麝捕抓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8928.X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3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贵;赵建刚;王来来;马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亭县慧源麝业林麝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31/00 | 分类号: | A01M3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陈丽艳 |
地址: | 744100 甘肃省平***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槽 金属网圈 捕抓器 自由端 拨块 滑动 对接处 限位槽 圈体 本实用新型 操作手柄 场地限制 袋状结构 底部封口 圈径大小 手柄连接 凸出滑槽 应急反应 中空结构 自由端套 可调节 与操作 上端 侧端 大圈 适配 网口 小圈 连通 圈养 损伤 体内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麝捕抓器,包括操作手柄和捕抓网,捕抓网为底部封口的袋状结构,其上端网口连接在一金属网圈上,金属网圈与操作手柄连接,金属网圈为圈径大小可调节的中空结构,其圈体对接处的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套接在对接处另一端的圈体内,自由端上设有一拨块,位于自由端外围的圈体上设有与拨块相适配的滑槽,拨块凸出滑槽并可沿滑槽滑动;所述滑槽的侧端间隔设有与其连通的限位槽,拨块可由滑槽滑动至侧端的限位槽。通过设计本林麝捕抓器使得林麝抓捕工作简单易行且不受场地限制,无论林麝圈养在大圈或小圈舍中均可进行;提高了林麝抓捕效率,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林麝出现应急反应的几率,减少了抓捕工作对林麝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珍稀动物健康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林麝捕抓器。
背景技术
林麝胆小易惊,且弹跳能力又非常强;故而林麝养殖中在进行检查防疫或取香时,捕抓林麝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首先需要将林麝关在小型圈舍中,组织多个人员围堵抓捕,抓捕过程费时费力,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长时间的围堵抓捕极易引起林麝应急反应,进而影响林麝健康生长以及所产麝香的产量、质量。因此,设计简单可行的林麝捕抓器,在进行检查防疫、取香等工作时不但能够轻松捕抓林麝,而且能有效减小捕抓工作对林麝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林麝捕抓器,能快速高效的实现林麝抓捕,提高了林麝抓捕效率,减少了人员投入。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林麝捕抓器,包括操作手柄和捕抓网,所述捕抓网为底部封口的袋状结构,其上端网口连接在一金属网圈上,金属网圈与操作手柄连接,所述金属网圈为圈径大小可调节的中空结构,其圈体对接处的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套接在对接处另一端的圈体内,自由端上设有一拨块,位于自由端外围的圈体上设有与拨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拨块凸出滑槽并可沿滑槽滑动;所述滑槽的侧端间隔设有与其连通的限位槽,所述拨块可由滑槽滑动至侧端的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金属网圈与操作手柄通过转轴活动铰接,转轴上设有限位压片。
优选地,所述捕抓网可拆装连接在金属网圈的底部圆周,其上端网口的尺寸大于金属网圈的圈径。
优选地,所述操作手柄是由套管组成的可伸缩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金属网圈可调节的圈径尺寸范围是40~8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本林麝捕抓器使得林麝抓捕工作简单易行且不受场地限制,无论林麝圈养在大圈或小圈舍中均可进行;提高了林麝抓捕效率,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林麝出现应急反应的几率,减少了抓捕工作对林麝造成损伤;通过设计圈径大小可调节的金属网圈,在抓捕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随时调节圈径大小,提高抓捕效果;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便捷,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林麝捕抓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林麝捕抓器的侧视图;
图中:1-操作手柄,2-捕抓网,3-金属网圈,4-自由端,5-拨块,6-滑槽,7-限位槽,8-转轴,9-限位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效果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亭县慧源麝业林麝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亭县慧源麝业林麝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89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电线路砼杆玻璃钢伞式防鸟抱箍
- 下一篇:一种狩猎引捕器用支腿及引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