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时处理沼气及废气中硫化氢的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8517.0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0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汤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净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B01D53/52;B01D53/84;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反应器 废气脱硫塔 沼气脱硫塔 硫沉淀 循环泵 污泥泵 硫化氢 沼气 废气 本实用新型 管道连接 系统装置 硫化氢脱除 出口连接 废气风机 设施投资 下部出口 运行成本 出水管 碱耗量 进水管 硫排放 减小 组份 节约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时处理沼气及废气中硫化氢的系统装置,它涉及硫化氢脱除技术领域。它包括沼气脱硫塔、废气脱硫塔、生物反应器、循环泵、硫沉淀器、硫污泥泵,沼气脱硫塔接入沼气,废气脱硫塔通过废气风机接入废气,沼气脱硫塔、废气脱硫塔的出口均通过一根进水管接至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通过出水管连接至循环泵,循环泵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沼气脱硫塔、废气脱硫塔,循环泵还通过管道连接至硫沉淀器,硫沉淀器上部出口连接至生物反应器,硫沉淀器的下部出口通过硫污泥泵接至生物硫排放口,硫污泥泵还通过管道连接至生物反应器。本实用新型能同时处理两种不同组份的气体,节约碱耗量,减小设施投资,降低运行成本,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硫化氢脱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处理沼气及废气中硫化氢的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沼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而废气一般含有较大量的空气,这两种气体不能混合,混合后沼气将组份更加不纯,同时容易发生爆炸,因此,市场上尚没有同时处理沼气中硫化氢和废气中硫化氢的装置。
目前,处理沼气中的硫化氢,通常使用的技术包括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化学法是通过投加氢氧化钠等化学药剂在喷淋塔中进行喷淋去除硫化氢或采用一些氧化剂如三氧化二铁之类在填料塔中脱除硫化氢;生物法则是单独通过一套洗涤塔将硫化氢从气相转入液相,然后在液相中通过曝气将硫化氢转化为单质硫或硫酸根离子。
废气中脱除硫化氢的方法一般为碱液喷淋法和生物滴滤箱法,前者直接将废气经过一个填料塔,碱液从顶部喷淋;后者则是在一个较大体积的生物反应箱内,循环喷淋液将循环液喷淋在填料中,废气被反应箱内的填料吸附、以及填料上生长的膜所处理。
这些技术各有利用,也各有优缺点,但尚没有一种技术能同时处理这两种不同组份的气体。
综上,现有技术的主要缺点是不能通过一套设施解决两种气体中的硫化氢脱除问题,同时,现有废气中脱除硫化氢的碱耗量大、生物滴滤箱体积大,运行成本高。基于此,设计一种同时处理沼气及废气中硫化氢的系统装置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处理沼气及废气中硫化氢的系统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同时处理两种不同组份的气体,节约碱耗量,减小设施投资,降低运行成本,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同时处理沼气及废气中硫化氢的系统装置,包括沼气脱硫塔、废气脱硫塔、生物反应器、循环泵、硫沉淀器、硫污泥泵,沼气脱硫塔接入沼气,废气脱硫塔通过废气风机接入废气,沼气脱硫塔、废气脱硫塔的出口均通过一根进水管接至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通过出水管连接至循环泵,循环泵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沼气脱硫塔、废气脱硫塔,循环泵还通过管道连接至硫沉淀器,硫沉淀器上部出口连接至生物反应器,硫沉淀器的下部出口通过硫污泥泵接至生物硫排放口,硫污泥泵还通过管道连接至生物反应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生物反应器设置有静压式液位计,静压式液位计与循环泵连锁控制;生物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生物反应器的底部设有流出口、下物料入口、液位测量口、排污口、第一气体入口、第二气体入口,生物反应器的侧壁设置有喷淋水入口、上物料入口、脱硫物料进口,喷淋水入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反应器内部顶端,生物反应器上还设置有第一人孔、第二人孔、第三人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循环泵可替换为流量计,通过循环泵分流或流量计分流至沼气脱硫塔、废气脱硫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能够通过一套共用的设备解决两个不同领域的硫化氢脱除问题,同时通过回收碱度的方法节约系统中的碱耗量,减小设施投资,节省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净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净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85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