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中心托盘用拉紧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1081.2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4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金戎;金雷;欧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鸿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26 | 分类号: | B23Q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君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拉紧板 底座 定位组件 加工中心 拉紧组件 三维空间 活动式连接 半活动式 拉紧气缸 螺丝拆卸 数控加工 稼动率 零部件 增设 保证 | ||
一种加工中心托盘用拉紧组件,包括:托盘、拉紧板、底座、拉紧气缸,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增设拉紧板后,底座与拉紧板之间半活动式连接、托盘与拉紧板之间活动式连接,省却了复杂的螺丝拆卸时间,提高托盘的更换效率、设备稼动率;X‑Y轴定位组件、Z轴定位组件的设置提高了托盘与底座在三维空间的定位精度,进而保证数控加工零部件的尺寸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工中心托盘用拉紧组件。
背景技术
数控加工,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广泛应用于结构零部件、模具的加工成型。数控机床选定具有复杂型面的飞机零件作为加工对象,解决普通的加工方法难以解决的关键,是形状复杂的结构件加工的最好选择之一。
为了简化加工区结构、方便人工装卸工件及大幅度缩短非加工等待时间,提高加工效率与数控加工设备的稼动率,一般给数控机床配备加工中心托盘,将待加工产品直接置于托盘上或以特定的装夹治具为中介固定在托盘上,再由数控机床进行零部件的加工操作,以底座为基准平面设计数控加工编程,将装载有待加工件的托盘固定在底座上,托盘上的工件加工完成后,需要将托盘从底座上取下,再重新安装下一个装载有待加工件的托盘。现有技术加工中心托盘通常将托盘与底座之间直接或间接螺丝锁固,拆卸过程较繁琐,拖慢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同时降低设备的稼动率。其次,现有技术中的托盘与底座之间的定位精度较差,反复拆卸的过程更进一步降低定位精准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加工中心托盘用拉紧组件,包括:托盘1、拉紧板2、底座3、拉紧气缸4,底座3的下板面宽度中心位置加工有拉紧气缸容置槽31,底座3的板面上加工有四个导套安装孔32且导套安装孔32对称分布于拉紧气缸容置槽81的两侧,导套安装孔中螺固有导套33,底座3远离托盘置换组件的一端上板面螺固有托盘定位块34,拉紧气缸4置于拉紧气缸容置槽31中且拉紧气缸动力输出轴穿过底座3与底座3上方的拉紧板2固定连接,拉紧板2的下板面设置有四个导柱21且四个导柱21均置于底座3中的导套33中,利用导柱21、导套33的配合限位功能保证拉紧板2与底座3之间只发生竖向滑动且使底座3的整个平面受力均匀,拉紧板2的宽度两侧面均固定有第二滚轮组22且第二滚轮组22中的滚轮上滚动面高度一致且均高于拉紧板2上板面,第二滚轮组22的设置便于使托盘1以滚动摩擦的形式滑动到拉紧板2的正上方位置避免人工搬运;托盘1的侧端面上螺丝安装有把手11,便于操作人员手持操作;
托盘1与拉紧板2之间活动式固定,其中活动式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拉紧板2宽度两侧面的第一L形拉紧条23,且第二滚轮组22中的多个滚轮位于第一L形拉紧条23的隔断孔槽231中,托盘1的下板面设置有第二L形拉紧条13,第一L形拉紧条23的上端横板面位于第二L形拉紧条13下端横板面的上方且两者水平面的投影发生部分重叠,第二L形拉紧条13下端横板面的底面高度低于底座中托盘定位块34上端面的高度,托盘1通过第二滚轮组22滑动到底座3上方拉紧板2的上板面过程中第二L形拉紧条13的端面会受到托盘定位块34的限制完成托盘1与底座3在X轴方向的初步定位避免滑动过度。
通过在底座3、托盘1之间增设拉紧板2,其中拉紧板2与底座3之间通过导套33、导柱21相对升降运动实现半活动式连接;拉紧板2、托盘1之间通过第一L形拉紧条23、第二L形拉紧条13的设置,拉紧板2随拉紧气缸4下降时,第一L形拉紧条23中的上端横板面贴在第二L形拉紧条13下端横板面上并带动托盘1向下运动,实现托盘1与拉紧板2之间的活动式连接,省却了反复拆卸螺丝的麻烦,进一步加快了加工中心托盘更换的效率,提高设备稼动率。再者,托盘定位块34与第二L形拉紧条13端面限位功能骐达初步定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加工中心托盘用拉紧组件,托盘1为铝板,托盘1的底面与第二滚轮组22接触的位置加工有矩形凹槽且矩形凹槽中螺固有钢材质的滑动板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鸿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鸿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1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座位置可调的钻孔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摇篮转台支撑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