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恒压滴液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9121.X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4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付水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7C11/04 | 分类号: | B67C1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蒋秀清;李春芳 |
地址: | 61183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液漏斗 孔道 旋塞 本实用新型 滴液管 恒压滴液漏斗 化学实验 扇形槽 滴加 可控 实验准确性 残留液体 反应瓶 反应时 滴液 挥发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恒压滴液漏斗。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旋塞中残留液体而影响实验准确性,滴加不同粘度的液体时速度难以精确控制,滴加完毕反应时反应瓶物料挥发至滴液漏斗结晶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滴液漏斗本体,滴液漏斗本体底部设置有滴液管,所述滴液漏斗本体和滴液管之间设置有旋塞Ⅰ,所述旋塞Ⅰ中设置有用于通入滴液漏斗本体内的溶液的孔道Ⅰ,旋塞Ⅰ中还设置有用于向滴液管中排出溶液的扇形槽,所述孔道Ⅰ与扇形槽连通。孔道Ⅰ有多个,多个孔道Ⅰ的直径大小分别设置为多种规格。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需要进行滴液操作的化学实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恒压滴液漏斗。
背景技术
滴液漏斗是一种便于添加液体,并且在添加液体时不会有气体泄漏,可以通过控制滴液的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的漏斗,也可装在反应装置上,作滴加料液之用。滴液漏斗的滴液管道通常通过设置有通孔的旋塞来开启和关闭,并且通过旋塞上通孔的大小能够控制滴液的速度。
但是,由于旋塞关闭后,通孔两端均被封闭,导致通孔内总是会残留一些液体。这可能导致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对于需要精确控制添加量的实验,残留的液体会造成溶液添加量的误差,影响实验的精确性。第二,对于需要控温的液体,残留在通孔内的溶液无法得到有效的温度控制,可能出现凝固或发生反应等变化,从而影响后续实验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旋塞中残留液体而影响实验准确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恒压滴液漏斗,其目的在于:能够在关闭旋塞时,排尽旋塞中的残留液体,避免残留液体对实验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控恒压滴液漏斗,包括滴液漏斗本体,滴液漏斗本体底部设置有滴液管,所述滴液漏斗本体和滴液管之间设置有旋塞Ⅰ,所述旋塞Ⅰ中设置有用于通入滴液漏斗本体内的溶液的孔道Ⅰ,旋塞Ⅰ中还设置有用于向滴液管中排出溶液的扇形槽,所述孔道Ⅰ与扇形槽连通。
扇形槽在旋塞上形成一个弧形的开口,当旋塞Ⅰ在扇形槽的扇形的角度范围内旋转时,弧形的开口始终与滴液管连通,而在旋转过程中孔道Ⅰ会发生与滴液漏斗本体内部连通或切断的状态变化。也即是说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通过转动旋塞Ⅰ能够控制滴液漏斗本体与滴液管之间的连通和切断的状态切换,而无论连通还是切断状态,旋塞Ⅰ内的液体总能够从扇形槽的开口漏入滴液管中。因而旋塞Ⅰ内不会有残留的液体,避免了溶液添加产生误差或残留溶液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对实验准确性的影响。
优选的,孔道Ⅰ有多个,多个孔道Ⅰ的直径大小分别设置为多种规格。该优选方案中,可通过选择与滴液漏斗本体内部连通的孔道Ⅰ的直径大小,而实现控制滴液漏斗的滴液速度。此外,不同粘度的液体可选用不同直径的孔道Ⅰ滴加,从而获得合适的滴加速度。
进一步优选的,多个孔道Ⅰ在旋塞Ⅰ内呈放射状分布。该优选方案可通过旋转旋塞Ⅰ使不同的孔道Ⅰ与滴液漏斗本体内部连通而改变滴液的速度,操作方便。
进一步优选的,孔道Ⅰ与扇形槽的连通部位位于扇形槽的顶点处,任意两个孔道Ⅰ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该优选方案能够保证无论哪一个孔道Ⅰ与滴液漏斗本体连通,其他孔道Ⅰ中的残留液体都能通过扇形槽排出。
优选的,还包括恒压臂管,所述滴液管外围套设有下磨口,下磨口和滴液管之间形成的夹层空间与滴液漏斗本体的内部通过恒压臂管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恒压臂管上设置有旋塞Ⅱ。该优选方案能够实现在不需要加液时切断滴液漏斗本体内部与滴液漏斗下方的容器之间的连通,防止滴液漏斗下方的反应容器中的挥发性物质进入滴液漏斗本体的内部结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91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