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滑防刺一体浮漂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6425.0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2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林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赵宏 |
地址: | 414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漂脚 插脚部 导向锥 防滑 防刺 漂座 本实用新型 圆球 底端 浮漂 刺伤 刺穿 内凹 漂身 漂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防刺一体浮漂,由漂尾、漂身和漂脚组成,漂脚包括漂脚主体和漂脚插入部,漂脚插入部包括第一插脚部和第二插脚部,第一插脚部与漂脚主体和第二插脚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内凹的第一防滑肩和第二防滑肩,第一插脚部包括圆柱形的第一插脚部主体和圆锥形的第一导向锥,第二插脚部包括圆柱形的第二插脚部主体和圆锥形的第二导向锥,第二导向锥底端设置有半圆形的防刺圆球;本实用新型的漂脚采用双层防滑肩和双层导向锥的设计,双层防滑肩的设计可以完全防抛甩脱;而双层导向锥的设计,又可以使漂脚更轻松、更准确地插入漂座;漂脚的第二导向锥底端还设置有防刺圆球,漂脚插入漂座时,既可避免刺伤、刺穿漂座,又可减少安装阻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防刺一体浮漂。
背景技术
钓鱼的人在给钓组配重的时候,通常都采用割铅皮的方式,操作比较繁琐,配重块的重量不好控制且稳定性不高。随着钓鱼技术的提高以及渔具市场的发展,大部分钓鱼的人都采用立式浮漂的钓组。立式浮漂的钓组包括浮漂和漂座,使用浮漂和漂座在垂钓时,先将主线穿过漂座的主线孔后通过穿在主线上的定位胶定位后,再将浮漂一端插入到漂座的自由端然后相互固定连接,漂座就会起到连接主线和浮漂的作用,向外甩出主线之后,浮漂会漂浮在水面上,漂座将主线固定在浮漂上起到连接主线和浮漂效果。为了让浮漂和漂座能够紧密的连接在一起,现有的固定方式一般为套入式,套入式是将浮漂的漂脚插入漂座的漂脚插孔,漂座一般采用橡胶套,利用橡胶套的弹性和摩擦力将漂脚和漂脚插孔固定在一起,这种方式虽然易于拆卸和携带,但长时间使用非常容易脱落,而且现有浮漂的漂脚还极易刺伤、刺穿漂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防滑防刺一体浮漂,本实用新型重量轻、易插入、防抛甩脱,不易刺伤、刺穿漂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滑防刺一体浮漂,由漂尾、漂身和漂脚组成,所述的漂脚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漂脚主体和漂脚插入部,所述的漂脚插入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插脚部和第二插脚部,所述的第一插脚部与漂脚主体和第二插脚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内凹的第一防滑肩和第二防滑肩,所述的第一插脚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圆柱形的第一插脚部主体和圆锥形的第一导向锥,所述的第二插脚部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圆柱形的第二插脚部主体和圆锥形的第二导向锥,所述的第二导向锥底端设置有半圆形的防刺圆球。
进一步,所述的漂脚主体为圆锥体。
进一步,所述的漂尾、漂身和漂脚为一体成形塑料件。
进一步,所述的漂尾为玻璃纤维件,所述的漂脚为碳纤维件,所述的漂身为中空塑料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漂脚采用双层防滑肩和双层导向锥的设计,钓鱼时向外甩出主线之后,双层防滑肩的设计可以完全防抛甩脱;而双层导向锥的设计,又可以使漂脚更轻松、更准确地插入漂座。
2、本实用新型漂脚的第二导向锥底端还设置有防刺圆球,漂脚插入漂座时,既可避免刺伤、刺穿漂座,又可减少安装阻力。
3、本实用新型的漂脚采用锥度设计 ,既自然流畅、协调,又能减轻漂脚的自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漂尾的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1—漂尾,2—漂身,3—漂脚,31—漂脚主体,32—漂脚插入部,321—第一插脚部,3211—第一插脚部主体,3212—第一导向锥,322—第二插脚部,3221—第二插脚部主体,3222—第二导向锥,3223—防刺圆球,323—第一防滑肩,324—第二防滑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林,未经吴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6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