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经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4472.1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3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龙;陈寒煜;顾周磊;倪敏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周氏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10 | 分类号: | B65H59/10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41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编机 滚筒 张力控制 纱线 上表面 下表面 卷绕装置 支撑架 搭接 转轴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张力调节器 支撑架内壁 驱动装置 纱线缠绕 外表面卡 轴承内套 两侧面 螺纹筒 螺纹柱 左侧面 外部 加装 卡接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经编机,包括经编机本体,所述经编机本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第一支撑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内壁的前后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且两个第一轴承内套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的下表面与纱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纱线缠绕在外部卷绕装置的外表面,纱线的下表面与第二滚筒的上表面搭接。该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经编机,通过设置驱动装置、螺纹筒、螺纹柱、第二支撑架和第二滚筒,方便了工作人员对纱线的张力进行调节,不需要在外部卷绕装置附近加装张力调节器,有效利用了空间,提高了使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经编机。
背景技术
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织物称为经编织物。完成这种经编的机器称为经编机。
现有的经编机在使用时由于纱线的尺寸形状不同,多需要对纱线的张力进行调节,以避免经编机在编织时发生卷绕。而现有的张力控制器多是固定连接在卷绕装置附近,多是通过调节卷绕轮之间的距离来到达调整张力的目的,比较的占用空间,浪费了工厂的生产面积,无法很好满足使用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经编机,解决了现有的张力控制器多是固定连接在卷绕装置附近,多是通过调节卷绕轮之间的距离来到达调整张力的目的,比较的占用空间,浪费了工厂的生产面积,无法很好满足使用需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张力控制功能的经编机,包括经编机本体,所述经编机本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第一支撑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内壁的前后两侧面均卡接有第一轴承,且两个第一轴承内套接有同一个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卡接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的下表面与纱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纱线缠绕在外部卷绕装置的外表面,所述纱线的下表面与第二滚筒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第二滚筒卡接在第二转轴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二轴承,且两个第二轴承分别卡接在第二支撑架内壁的前后两侧面。
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表面与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与螺纹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卡接在顶板的上表面,所述顶板的右侧面与经编机本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通过两个伸缩杆与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伸缩杆分别位于螺纹柱的左右两侧,所述螺纹筒的外表面卡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驱动装置的外表面啮合,所述驱动装置的下表面与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开关。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型号为Y80M1-2,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电机机身的下表面与顶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滑槽内壁的相对面分别与滑板的左右两侧面搭接,所述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杆体,所述杆体的底端穿过壳体下表面开设的通孔并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筒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大小与纱线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滚筒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大小与纱线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周氏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周氏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44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壁管张力控制装置
- 下一篇:陀螺仪光圈恒张力闭环放绕精密整列卷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