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作缩口金属管的模具套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3914.0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4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柯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玖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4 | 分类号: | B21D41/04;B21D37/10;B21D37/12;B21D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1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管 锥形孔 缩口 模具套装 直型孔 模具 入口部 通孔 本实用新型 角度一致 视觉效果 缩口工艺 一端设置 依次减小 直径一致 上端 制作 连通 容纳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缩口金属管的模具套装,其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直径大小的模具,所述模具内设有用于容纳待缩口金属管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锥形孔和直型孔,所述锥形孔的一端设置于模具的上端面上、并形成了能够作为待缩口金属管插入的入口部,锥形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直型孔连通;所述直型孔中各处的直径一致,所述锥形孔由入口部至与直型孔连接的一端其直径依次减小;在模具套装中,各个所述模具中的所述锥形孔的角度一致。通过该模具套装的具体结构设计使得得到的缩口的金属管厚度基本一致,应力较小,使用效果好,寿命长,且外部视觉效果好;且通过该套装使得缩口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缩口金属管的模具套装。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金属管的缩口工艺,基本为通过采用固定模具浇注而成。目前还没有通过成品金属管进行缩口的成熟工艺,虽然通过金属管进行制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理想的方法,但由于该方法制备的缩口金属管应力大、品质差、寿命短、使用受限等因素,导致该方法还没有成熟的工艺系统。
而本发明人通过研究,采用独特的模具结构设计等等实现了金属管直接缩口的目的,且效果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缩口金属管的模具套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到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制作缩口金属管的模具套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两个不同直径大小的模具,所述模具内设有用于容纳待缩口金属管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锥形孔和直型孔,所述锥形孔的一端设置于模具的上端面上、并形成了能够作为待缩口金属管插入的入口部,锥形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直型孔连通;所述直型孔中各处的直径一致,所述锥形孔由入口部至与直型孔连接的一端其直径依次减小;在模具套装中,各个所述模具中的所述锥形孔的角度一致。
进一步地,在模具套装中,最大直径模具的直型孔的直径小于待缩口金属管的直径;最小直径模具的直型孔的直径与缩口后的成品缩口管的最小直径处一致。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模具的入口部直径一致。
进一步地,所有所述模具的高度和外径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孔的角度为10~30度。
进一步地,相邻大小的两个模具中,其直型孔的直径相差2~10mm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部与模具上端面通过圆角或弧形的面连接,且入口部的直径大于待缩口金属管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孔与直型孔通过弧形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直型孔的一端与锥形孔连通,另一端位于模具的后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孔入口部的直径不小于待缩口金属管的直径,锥形孔与直型孔连接的一端的直径与直型孔的直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作缩口金属管的模具套装,通过该模具套装的具体结构设计使得得到的缩口的金属管厚度基本一致,应力较小,使用效果好,寿命长,且外部视觉效果好;且通过该套装使得缩口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更重要的是,通过该套装可大比例的缩小金属管管径,如可缩小20-40mm,甚至更多,且大比例的缩小以后,其品质仍然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实用意义极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模具组件中的大孔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模具组件中的较小模具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玖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玖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39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口修平工装
- 下一篇:一种缩口机的给料装置及全自动铜管缩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