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台石墨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3257.X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3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丁福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福贵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101200 北京市平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脚 支撑座 平台石墨管 基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 槽型结构 连接基体 手动进样 自动进样 稳固性 卡接 力学 装配 结实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台石墨管,包括基体、平台以及连接基体和平台的支撑座,其中,支撑座包含有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并且,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与基体连接,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还分别与平台的两端卡接。基体与平台通过支撑座连接,避免了基体和/或平台的力学强度被槽型结构破坏,使得基体和/或平台更加结实。支撑座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与基体连接,一方面,不仅提高了基体与平台之间连接的稳固性,还使得基体与平台之间连接的精度高,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另一方面,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的设置使得平台与基体之间的装配更加简单,使得平台适合于手动进样和自动进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台石墨管。
背景技术
石墨管是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于定量测定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配件。现有技术中,通过对石墨管通电,利用石墨管自身电阻和流过石墨管的电流使得石墨管管壁发热。发热的石墨管管壁将热量辐射到被测量物质上,使得被测量物质原子化,因为被测样品产生的待测元素相基态原子会对作为锐线光源的该元素的空心阴极灯所辐射的单色光产生吸收,通过测量被测样品的吸光度和绘制标准曲线,从而求得被测样品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现有技术的石墨管主要包括基体和平台,并且基体和平台之间采用开槽的方式进行连接。现有技术中的石墨管至少具有以下几点不足:
1、基体与平台通过开槽连接,虽然使得平台得到了很好的固定,但是,通过开槽后的基体强度降低,容易产生裂痕,导致基体和/或平台易碎。
2、开槽连接的石墨基体中平台两侧的槽型结构的加工难度大,导致槽型结构加工精度较低,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3、安装时,需要将平台和基体上的槽型结构对齐,安装难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石墨管基体与平台之间连接固定存在的精度差、不易安装,加工难度大且易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台石墨管,采用支撑座连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开槽连接,增强了基体与平台连接的稳固性和石墨管基体的强度,降低了石墨管的加工难度,并且,通过第二支脚和第一支脚的设置,提高了基体与平台之间连接的精度,简化了基体与平台之间装配操作,使得平台满足手动添加样品和自动添加样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平台石墨管包括基体、平台以及连接基体和平台的支撑座,其中,支撑座包含有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并且,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与基体连接,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还分别与平台的两端卡接。
进一步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至少有一个与基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上有卡槽,以使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能够通过卡槽分别与平台的两端卡接。
进一步的,卡槽包含有定位面和导向面,其中,定位面与基体内壁平行,导向面与定位面相交形成夹角。
进一步的,第二支脚还包含有固定结构,并且,固定结构位于与第二支脚远离卡槽的一端,以使第二支脚能够通过固定结构与基体固定,或者是,第一支脚还包含有固定结构,并且,固定结构位于与第一支脚远离卡槽的一端,以使第一支脚能够通过固定结构与基体固定。
进一步的,平台的两端为凹面,并且,凹面与导向面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定位面与基体内壁之间通过第一支脚和/或第二支脚上的斜面连接,并且,斜面与定位面和基体内壁平滑连接。
进一步的,平台的两端有倒角,倒角为圆弧形,以使平台的两端能够通过倒角平滑移动到定位面上。
进一步的,平台为热解石墨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台石墨管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福贵,未经丁福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32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气界面通量水汽浓度分析仪
- 下一篇:抗干扰臭氧浓度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