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顶出自动剪切料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3164.7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8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李博;宋文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东明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8;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针底板 切料板 定模 料把 顶辊 本实用新型 自动剪切 顶出 动模 切刀 垂直 产品成型 动模合模 模具领域 匹配设置 品质影响 平行设置 人工成本 熔融状态 热分离 注塑机 位块 合格率 穿过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二次顶出自动剪切料把装置,属于模具领域,包括匹配设置的动模和定模,动模远离定模的一侧设有顶针底板,顶针底板远离定模的一侧设有切料板,切料板远离顶针底板的一侧设有顶辊柱,顶辊柱与注塑机连接,顶针底板、切料板与定模平行设置,顶针底板靠近切料板的一侧设有限位块,顶辊柱垂直于切料板设置,切料板靠近顶针底板的一侧垂直设有切刀,切刀穿过顶针底板后继续延伸到定模和动模合模后产品成型的料把位置。本实用新型可在产品处于熔融状态下,将产品与料把热分离,从而减少人工成本,降低产品人为品质影响,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涉及模具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二次顶出自动剪切料把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零件很多是利用模具直接注塑成型,在产品生产制作的过程中,需要设置管路完成注塑的过程,注塑完成后,注塑用的管路与产品融合为一体形成料把,目前常见的处理情况是,产品和料把一通过拿出,然后操作人员需要手动用特殊工具去除料把,但在去除的构成中,会出现如下的问题,比如:浇口难于去除,去除浇口后在产品表面残有浇口痕迹凸凹不等,产品表面由于失误产生不必要的划伤,增加了不良率,不仅增加了后续工作量,而且会造成产品外观缺陷等许多不可控因素,且不能保证产品的统一性与操作的高效性,有时在去料把的过程中,还会对产品造成开裂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合格率,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虽然市场上现在有膜内热切装置,但是性能不够稳定,而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二次顶出自动剪切料把装置,可在产品处于熔融状态下,将产品与料把热分离,从而减少人工成本,降低产品人为品质影响,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二次顶出自动剪切料把装置,包括匹配设置的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远离所述定模的一侧设有顶针底板,所述顶针底板远离所述定模的一侧设有切料板,所述切料板远离所述顶针底板的一侧设有顶辊柱,所述顶辊柱与注塑机连接,所述顶针底板、所述切料板与所述定模平行设置,所述顶针底板靠近所述切料板的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顶辊柱垂直于所述切料板设置,所述切料板靠近所述顶针底板的一侧垂直设有切刀,所述切刀穿过所述顶针底板后继续延伸到所述定模和动模合模后产品成型的料把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针底板靠近所述定模的一侧平行设置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上垂直设有顶针,所述顶针的轴线与所述切刀的轴线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动模上还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垂直于所述顶针底板设置,所述导向柱与所述顶针底板、切料板和顶针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分散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切刀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切刀的数量与产品的数量匹配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由聚四氟乙烯材质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在模具内增设切料板和切刀,切料板可通过注塑机驱动顶辊柱进行一定,切刀在切料的驱动下实现移动,完成熔融状态下,对产品料把的切断动作,在没有开模之前,将产品与料把热分离,从而减少人工成本,降低产品人为品质影响,大大提升了产品和合格率,也保证了产品的统一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成本;2、设置导向柱,保证针底板、切料板和顶针板的运动精度,进而保证切刀的运动精度以及顶出的运动精度,确保同批次的产品在同一位置进行切断,产品统一性好,外观一致;3、切刀的数量与产品的数量匹配设置,在模具制作的过程中,为了提升效率,一般采用一模多件的模具结构,因此将切刀的数量与产品的数量匹配设置,可同时完成多个产片且料把的需求,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东明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东明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31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精度的气囊盖模具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用的顶针司筒插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