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抢救注射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072407.5 | 申请日: | 2018-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8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鸿莹 |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注射器 叶轮 定量药液 混合效率 旋转叶轮 顶盖 搅拌轴 橡胶塞 注射量 医疗事故 弹簧 芯杆 针筒 过量 注射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抢救注射器,包括针筒、芯杆、橡胶塞、顶盖、叶轮、搅拌轴和弹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叶轮提高了多药液的混合效率,同时也能够精确定量药液的注射量,为病人的抢救节约大量的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药液的注射精确性,避免了药物过量或不足造成的医疗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抢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抢救注射器。
背景技术
在抢救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抢救类药物进行注射治疗。但是,在注射的过程中,每个人的业务水平不同可能导致注射速率存在差异,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多巴胺,该药在5g/kg/min时,能够起到血管扩张的作用;而超过15g/kg/min时,则会起到血管收缩的作用。两种截然相反的药效,会对病人的抢救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抢救过程中需要将多种药剂混合后在注射到病人体内,但是现有的配置方式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便携式抢救注射器,一方面提供精确的定量注射,另一方面减少多药剂混合的时间,为病人的抢救提供时间和定用量保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抢救注射器,包括针筒、芯杆、橡胶塞、顶盖、叶轮、搅拌轴和弹簧;所述的芯杆设置在所述的针筒内;所述的芯杆前端设置有所述的橡胶塞,所述的芯杆后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按压凸部;所述的顶盖设置在所述的针筒后端,且所述的顶盖中心沿轴向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的芯杆周壁后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内螺纹与所述的外螺纹啮合;所述的芯杆沿其轴线开设有阶梯通孔;所述的搅拌轴为圆柱体结构,且设置在所述的阶梯通孔内;所述的叶轮设置在所述的搅拌轴前端,且可绕所述的搅拌轴轴线旋转;所述的弹簧套装在所述的搅拌轴上,且位于所述的阶梯通孔内,所述的搅拌轴中部设置有圆柱形限位部,且所述的限位部位于所述的阶梯通孔内;所述的弹簧一端接所述的阶梯通孔端部,另一端接所述的限位部。
上述的便携式抢救注射器,其中,所述的橡胶塞为圆环体结构;所述的橡胶塞外径大于所述的针筒内径,所述的橡胶塞内径小于所述的搅拌轴直径。
上述的便携式抢救注射器,其中,所述的阶梯通孔包括两端小腔和中部大腔;所述的小腔和大腔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的小腔直径小于所述的大腔直径;所述的搅拌轴直径等于所述的小腔直径。
上述的便携式抢救注射器,其中,所述的弹簧为压缩弹簧。
上述的便携式抢救注射器,其中,所述的搅拌轴后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抽拉凸部。
上述的便携式抢救注射器,其中,所述的叶轮为三叶片叶轮。
上述的便携式抢救注射器,其中,还包括刻度条;所述的刻度条设置在所述的针筒外周壁。
上述的便携式抢救注射器,其中,所述的针筒中心线、芯杆中心线和搅拌轴中心线重合。
上述的便携式抢救注射器,其中,所述的顶盖外轮廓为圆形,且所述的顶盖外径大于所述的针筒内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叶轮提高了多药液的混合效率,同时也能够精确定量药液的注射量,为病人的抢救节约大量的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药液的注射精确性,避免了药物过量或不足造成的医疗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抢救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抢救注射器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鸿莹,未经张鸿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2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