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成药醇沉前冷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1752.7 | 申请日: | 201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3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肖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诚志永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1500 江西省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管 冷凝罐 固定环 焊接 冷凝液进口 冷凝装置 药液出口 药液进口 固定架 连接板 中成药 醇沉 本实用新型 冷凝液出口 温度传感器 药液输送管 连接安装 上侧表面 下侧表面 报警器 单片机 接口处 支撑腿 上端 支架 左端 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成药醇沉前冷凝装置,其结构包括冷凝罐、药液进口、药液出口、冷凝液进口、支撑腿、冷凝液出口、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第三输送管、单片机、显示屏、报警器、温度传感器和固定架,药液进口焊接在冷凝罐左端上侧表面,药液出口焊接在冷凝罐右端下侧表面,冷凝液进口焊接在冷凝罐顶端右侧表面,由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第三固定环对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和第三输送管进行一一固定,同时支架上端的第一连接板和底部的第二连接板与冷凝罐内部进行连接安装,使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和第三输送管的稳定性提高,通过设置的固定架,解决了药液输送管稳定性差,接口处容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成药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成药醇沉前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而中成药醇沉的工序会根据药品成分和性能要求不同,对进入醇沉罐的浓缩药液温度要求不同,而中成药醇沉需要先通过冷凝装置进行降温,而冷凝液在进入到冷凝罐内后随着速度快对药液管道冲击力到,容易使药液输送管晃动,使管道接口处脱落等情况的发生,造成中成药成分出现问题,同时冷凝的温度对中成药醇沉很关键,所以中成药的冷凝温度需要把控好,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冷凝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现已知的专利号为CN201721234268.7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成药醇沉前冷凝装置,包括管道和冷凝壳体,所述管道包括冷凝水管道和药液管道,所述冷凝水管道包括冷凝水进水管道和冷凝水出水管道,所述药液管道包括药液总管道、药液第一分管道和药液第二分管道,所述冷凝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药液进口和药液出口,所述冷凝水进水管道一端与冷凝机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凝水出水管道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凝机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药液总管道在节点一处分为药液第一分管道和药液第二分管道,所述药液第一分管道通过所述药液进口进入所述冷凝壳体内部后通过所述药液出口出来,出来后的所述药液第一分管道与低温醇沉罐连接,所述药液第二分管道直接与高温醇沉罐连接,但是现有技术药液输送管稳定性差,接口处容易脱落,并且温度监控力度不足,影响后续的醇沉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中成药醇沉前冷凝装置,解决了药液输送管稳定性差,接口处容易脱落,并且温度监控力度不足,影响后续的醇沉工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诚志永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诚志永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17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净水复合式热交换器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直接空冷机组的真空维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