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装式人工湿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8610.5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7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党;杜道军;徐栋;郝旭峰;杜道盛;雷彬;程双义;颜艳;程业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美佳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自贸区武汉片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装置 边模块 防渗膜 脚模块 土工布 组装式 池体 地基 本实用新型 固定孔 内表面 边墙 钢筋混凝土底板 人工湿地技术 混凝土设施 标准砌块 顶部设置 滑动连接 施工周期 固定杆 污水管 夯实 填充 防水 组装 施工 配合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人工湿地装置,包括地基和污水管,所述地基的顶部设置有池体,池体包括池脚模块和池边模块,且池脚模块的表面和池边模块的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池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土工布防渗膜,土工布防渗膜的顶部填充有第一人工湿地填料,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湿地技术领域。该组装式人工湿地装置,配合池脚模块和池边模块的设置,提供一种通过标准砌块式组装人工湿地边墙,采用地基夯实处理加土工布防渗膜的措施代替人工湿地需要做钢筋混凝土底板及边墙防水的传统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人工湿地项目施工周期长、混凝土设施不好根据实际水量再次调整建设规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中的小型人工湿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装式人工湿地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目前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多采用污水预处理装置加人工湿地工艺,而人工湿地的建设及规模的确定又存在不确定性,农村常住人变化大,水量设计不准确,湿地设施采用的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底板加防水边墙的施工方案会大大增加施工周期,并且这种传统施工有不可逆性,对规模的调整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装式人工湿地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人工湿地项目施工周期长,混凝土设施不好根据实际水量再次调整建设规模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组装式人工湿地装置,包括地基和污水管,所述地基的顶部设置有池体,所述池体包括池脚模块和池边模块,且池脚模块的表面和池边模块的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池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土工布防渗膜,所述土工布防渗膜的顶部填充有第一人工湿地填料,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填料的顶部填充有第二人工湿地填料,所述池边模块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贯穿土工布防渗膜并延伸至第一人工湿地填料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人工湿地填料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贯穿第二人工湿地填料并延伸至第二人工湿地填料的顶部,且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液管,且输液管的一端连通有喷头板。
优选的,所述污水管的一端连通有横管,所述横管的表面开设有出水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人工湿地填料的内部设置有水生植物。
优选的,所述池体的外部填充有护土,所述护土的高度低于池体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人工湿地填料的内部套设有纱网。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装式人工湿地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组装式人工湿地装置,通过在地基的顶部设置有池体,池体包括池脚模块和池边模块,且池脚模块的表面和池边模块的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池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土工布防渗膜,土工布防渗膜的顶部填充有第一人工湿地填料,第一人工湿地填料的顶部填充有第二人工湿地填料,池边模块的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贯穿土工布防渗膜并延伸至第一人工湿地填料的内部,配合池脚模块和池边模块的设置,提供一种通过标准砌块式组装人工湿地边墙,采用地基夯实处理加土工布防渗膜的措施代替人工湿地需要做钢筋混凝土底板及边墙防水的传统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人工湿地项目施工周期长、混凝土设施不好根据实际水量再次调整建设规模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美佳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美佳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86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