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圈拆卸装置及管道扶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6523.6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8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兰成刚;张向辉;曾庆伟;王爱法;徐立东;罗平;张述锋;王春洁;郭晓斌;刘建涛;董晓林;刘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朱雅男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圈 拆卸装置 第一端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第二连接部 第一连接部 的卡箍头 扶正装置 伸缩部 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 高压管道 维修技术 紧箍 卡箍 拆卸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圈拆卸装置及管道扶正装置,属于高压管道维修技术领域。该钢圈拆卸装置中第一连接部(1)用于与第一管道连接,第二连接部(2)用于与第二管道连接,第一连接部(1)的第一端(18)与第二端(19)之间的部位与支撑杆(6)的第一端(61)连接,第二连接部(2)的第一端(22)与第二端(23)之间的部位与伸缩部(5)的第一端(51)固定连接,伸缩部(5)的第二端(52)与支撑杆(6)的第二端(62)接触。该钢圈拆卸装置在提高钢圈的拆卸效率的同时,不会使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发生变形和倾斜,从而有助于在更换钢圈后很便捷地通过卡箍再次紧箍第一管道上的卡箍头和第二管道上的卡箍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管道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圈拆卸装置及管道扶正装置。
背景技术
卡箍常被用来紧箍两个管道上的卡箍头,以实现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两个卡箍头之间用钢圈进行密封。由于管道中常含有腐蚀性介质,且压力高,所以钢圈在使用时间过久时将会受损,钢圈受损后会引起油气泄漏,给正常生产和环境带来影响。因此,需要及时拆卸受损的钢圈并安装新的钢圈。
目前,在拆卸受损的钢圈时,先卸下用来紧箍两个管道上的卡箍头的卡箍,使两个卡箍头暴露出来,然后,拆卸掉与这两个管道中的任一管道相邻的管道,之后,使用工具撬这两个卡箍头,使这两个卡箍头互相远离,进而拆卸掉这两个卡箍头之间的钢圈。
然而,采用上述方法拆卸钢圈费时且费力,而且容易使管道发生变形,致使在更换受损的钢圈之后无法快速通过卡箍再次紧箍两个管道上的卡箍头。因此,亟需一种钢圈拆卸装置,在提高钢圈的拆卸效率的同时,不会使管道发生变形,以便在更换钢圈之后快速通过卡箍再次紧箍两个管道上的卡箍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圈拆卸装置及管道扶正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钢圈的拆卸效率低,以及拆卸钢圈时容易使管道发生变形,不便于在更换钢圈之后快速通过卡箍再次紧箍两个管道上的卡箍头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钢圈拆卸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伸缩部和支撑杆;
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第二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的卡箍头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卡箍头之间设置有钢圈;
所述第一固定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部位与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部位与所述伸缩部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部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接触,所述伸缩部用于通过所述支撑杆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向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移动,和/或,用于通过所述支撑杆将所述第二连接部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移动,以从所述第一管道上的卡箍头与所述第二管道上的卡箍头之间拆卸出所述钢圈。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卡子和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卡子和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二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部位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部位与所述伸缩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卡子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卡子连接,所述第一卡子用于与所述第一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子用于与所述第二管道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四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65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底盘制动系统的塑料弯管装配机构
- 下一篇:罩壳磁瓦轴承拔脱力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