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CPU硬件写保护功能数据复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6064.1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7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嘉渔;朱容宇;夏斌;杨洋;梅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爱思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F21/78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慧之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4 | 代理人: | 孙方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双口RAM 控制逻辑部 双向三态门 目标盘 源盘 单向传输数据 逻辑控制器 数据复制器 写保护功能 双CPU系统 监控电路 双向控制 指令传输 双CPU 本实用新型 电路组成 输出端 输入端 仲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CPU硬件写保护功能数据复制器,包括逻辑控制器和双CPU系统,所述逻辑控制器由控制逻辑部、双口RAM、源盘控制器和目标盘控制器组成;所述双CPU系统由第一CPU、第二CPU、第一监控电路、第二监控电路、第一双向三态门、第二双向三态门、仲裁切换电路组成;所述控制逻辑部设置有CPU接口,通过第一、第二双向三态门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CPU进行双向控制指令传输,所述控制逻辑部还分别与所述双口RAM、所述源盘控制器和所述目标盘控制器进行双向控制指令传输,所述源盘控制器向双口RAM的输入端单向传输数据信息,所述双口RAM的输出端向目标盘控制器单向传输数据信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数据信息的拷贝装置,具体为一种双CPU硬件写保护功能数据复制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针对和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越来越多,计算机犯罪是一种新型的高科技犯罪,它具有智能性、隐蔽性、异地性等特点,同时对电子证据的采集、提取、固定、保存和举证也面临若干技术问题和法律问题。我国有关计算机取证的研究与实践尚在起步阶段,技术上还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取证工具,现有的国内外同类取证工具均缺乏取证过程完整性、真实性和唯一性的验证和审计,这不仅影响到司法过程中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可信与公证性,同时也对计算机犯罪立法产生了制约。硬盘作为计算机最主要的信息存储介质,是计算机取证技术的重要获取内容,也是目前各种计算机取证工具的主要方向。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用于硬盘拷贝、数据获取的专业产品较多,但基本上都是美国厂商研制和生产,国内的同类产品只是对国外产品进行了必要的汉化,依然没有掌握电子数据取证核心技术。
参考专利名称为:硬件写保护功能数据复制器(200720188183.X),已揭示了一种硬件写保护功能数据复制器,包括逻辑控制器和CPU,所述逻辑控制器由控制逻辑部、双口RAM、源盘控制器和目标盘控制器组成,其中所述控制逻辑部设置有CPU接口与所述CPU进行双向控制指令传输,所述控制逻辑部还分别与所述双口RAM、源盘控制器和目标盘控制器进行双向控制指令传输,所述源盘控制器向双口RAM的输入端单向传输数据信息,双口RAM的输出端向目标盘控制器单向传输数据信息,所述源盘控制器设置有源盘数据接口,所述目标盘控制器设置有目标盘数据接口。
当前,电子数据采集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软盘、硬盘、外接硬盘、USB存储设备等外接媒质采集;二是直接封存嫌疑人的计算机。其中外接媒质采集装置主要包括逻辑控制器和CPU,逻辑控制器设置有CPU接口与CPU进行双向控制指令传输,逻辑控制器设置有源盘数据接口和目标盘数据接口,将源盘数据接口与源盘连接,目标盘数据接口与目标盘连接,CPU控制逻辑控制器读取源盘中的数据信息,并拷贝给目标盘,进行数据信息的传递。CPU相当于是整个拷贝装置的心脏。但是由于很多工作环境恶劣、电磁干扰等原因,控制系统也很难保证可以长期可靠的运行,从而导致系统瘫痪。如何能够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保证测控系统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能够保证在对原盘数据进行拷贝的过程中不受控制CPU故障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爱思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爱思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6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