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加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4492.0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2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赵国跃;司祥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燃气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6 | 分类号: | F17C5/06;F17C13/00;F17C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瓶 压缩天然气 冷却腔 压缩天然气加气 加气系统 出水管 进水管 冷却水 内胆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抽液装置 储油装置 外界环境 出气口 存储量 加气机 加气站 散热 内壁 排出 外壁 储存 应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加气系统,应用在加气站领域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瓶内压缩天然气存储量有限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气瓶、储油装置、抽液装置以及与气瓶的出气口相连的加气机,气瓶内设有内胆,气瓶的内壁与内胆的外壁之间形成冷却腔,气瓶上分别设有用于冷却腔内水循环的第一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向第一进水管内通冷却水,冷却水在冷却腔内流经,并通过第一出水管排出,有助于对压缩天然气进行降温,即使在较高的外界环境中,仍可保持压缩天然气具有较低的温度,从而对压缩天然气实现散热,以保证气瓶内储存较多的压缩天然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天然气的辅助加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加气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机动车燃料,例如,压缩天然气(CNG)就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气燃料。为了给压缩天然气汽车加注压缩天然气,诞生了压缩天然气加气系统。
图1为现有技术中压缩天然气的加气系统,主要包括多个储存压缩天然气的气瓶1,储存液压油的储油装置2,储油装置2上安装有压差开关3以及加气机4,该系统由控制装置统一协调控制,当需要加注压缩天然气时,控制系统控制储油装置2中的液压油注入至少一个气瓶1中,将气瓶1中的压缩天然气经管路排出至加气机4,当需要回油时,气瓶1中的液压油在剩余压缩天然气的压力下流回储油装置2,压差开关3负责判断何时终止回油。
但是,当在夏天使用该加气系统时,外界环境温度较高,压缩天然气压缩时自带部分热量,且在较高的外界环境中更是难以散热,高温会导致单位容积内容量的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加气系统,适用于在较高温度的外部环境中进行加气,保持气瓶内的储气量最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加气系统,包括气瓶、储油装置、用于抽取储油装置内液压油并输送至气瓶内的抽液装置以及与气瓶的出气口相连的加气机,所述气瓶内设有内胆,所述气瓶的内壁与内胆的外壁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气瓶上分别设有用于冷却腔内水循环的第一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液装置抽取储油装置内的液压油并输送至气瓶内,气瓶内的压缩天然气流进加气机内实现加气过程;向第一进水管内通冷却水,冷却水在冷却腔内流经,并通过第一出水管排出,有助于对压缩天然气进行降温,即使在较高的外界环境中,仍可保持压缩天然气具有较低的温度,从而对压缩天然气实现散热,以保证气瓶内储存较多的压缩天然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水管在远离气瓶的一端连接有冷却器,所述第一出水管远离气瓶的一端连接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与冷却器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器对蓄水池内的水源进行冷却、降温,以保证向第一进水管内的供水为低温水,从而达到更优异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瓶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内胆相连通的进液管与出气管,所述进液管与抽液装置相连,所述出气管与加气机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油通过进液管输送至内胆内,液压油占据了部分体积,将内胆内的压缩天然气挤出,进而向加气机内加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液装置包括抽液泵、与抽液泵的出液口相连的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包括内管以及蛇形盘绕在内管外的外管,所述外管上分别设有用于实现冷却水循环的第二进水管与第二出水管,所述抽液泵的进液口与储油装置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抽液泵向将储油装置内液压油高压输送至内胆内,液压油流经冷却管道后进行降温,使得流进内胆内的液压油保持低温,减少向压缩天然气的热传递,进一步实现压缩天然气的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燃气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市燃气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4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泄压型LNG手动加液枪
- 下一篇:一种SF6电气设备补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