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涂料耐沉降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1145.2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4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伟;苏怀武;杨立;牛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蓝翎环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5 | 代理人: | 任彬 |
地址: | 46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测试块 连接头 防水涂料 转动管 螺杆 本实用新型 测试装置 沉降性能 焊接 杯形结构 螺纹结构 设计结构 一体成型 制造成本 轴承转动 交接处 内孔壁 导杆 内孔 检测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涂料耐沉降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有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管,转动管的内孔壁为螺纹结构,所述转动管的内孔穿设有螺杆,且螺杆的一端延伸到支撑板的另一侧,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两个测试块,两个所述测试块构成杯形结构,两个测试块交接处涂有防水涂料,两个测试块相远离的一侧均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螺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头焊接,第二连接头焊接有导杆。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进行检测,能够提高精度,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涂料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涂料耐沉降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防水涂料一般为粘性的材料,具有粘合能力,在建筑工程中,一般会在混凝土交接缝处涂抹防水涂料,但是由于混凝土在风吹暴晒或者震动的作用下会出现开裂下沉,则交接处的防水涂料会被拉伸变形,由于防水涂料生产配方不同,其具有的能力也不同,有的抗拉,混凝土下沉断裂不会造成开口处出现漏水孔,性能强,但是由于生产出的防水涂料未使用过,因此需要对防水涂料进行测试,现有的测试装置结构复杂,而且不便使用,因此不能很好的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测试装置结构复杂,而且不便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水涂料耐沉降性能测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涂料耐沉降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有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管,转动管的内孔壁为螺纹结构,所述转动管的内孔穿设有螺杆,且螺杆的一端延伸到支撑板的另一侧,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两个测试块,两个所述测试块构成杯形结构,两个测试块交接处涂有防水涂料,两个测试块相远离的一侧均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螺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头焊接,第二连接头焊接有导杆。
优选的,所述转动管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且螺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带轮,且螺杆不与第一带轮接触,其中一个螺杆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指针,其中一个支撑板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刻度尺,且指针与刻度尺的刻度匹配。
优选的,所述导杆均穿过支撑板,且导杆与支撑板活动安装,导杆与刻度尺错开不干涉。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带轮,支撑板同侧的第二带轮与第一带轮之间分别通过皮带连接,其中一个第二带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把,转动杆位于测试块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的装置,能够实现模拟混凝土层断裂造成的防水涂料被拉伸的现象,从而通过水来检测是否漏水,间接反应防水涂料耐沉降性能,而且设计的刻度尺能够更精确的进行测试;本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进行检测,能够提高精度,而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水涂料耐沉降性能测试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水涂料耐沉降性能测试装置的测试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螺杆、3指针、4刻度尺、5固定板、6导杆、7第一连接头、8第二连接头、9测试块、10防水涂料、11转动管、12第一带轮、13转动把、14转动杆、15第二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蓝翎环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蓝翎环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1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