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然气管道放空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9927.2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3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喜;王胜;汪泳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大喜 |
主分类号: | F17C5/06 | 分类号: | F17C5/06;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7300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管 放空管 下游管 放空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天然气管道 储气罐 上游 阀门 内壁 气腔 天然气设备 活塞 彼此连接 分支管道 减少污染 密闭连接 往返运动 收集罐 轨道 气泵 截留 侧面 回收 节约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天然气管道放空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然气管道放空回收装置,包括上游管和下游管上的储气罐,上游管和下游管设有截留阀,上游管和下游管之间设有放空管,放空管与上游管和下游管密闭连接,下游管与储气罐连接,放空管设有第一支管,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放空管的管道侧面设有分支管道的气腔,气腔设有第二阀门并与第二支管连接,第二支管上设有气泵,第二支管和第一支管连接在收集罐上,放空管的内壁和气腔的内壁设有彼此连接的轨道,轨道上设有进行往返运动的活塞。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残余然气的回收和利用,达到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空气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然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天然气管道放空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在输送和加工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损失,主要包括泄漏损失和放空损失,近年来,随着天然气长输管道的不断建设,沿线压气站及各种工艺站天然气放空量逐年上升,加上储运工艺技术还有一定的缺陷,场站天然气放空量明显偏高,放空天然气基本上以燃烧火炬的形式处理,造成了能源的浪费。针对放空天然气回收,目前,国内外的回收工艺方法主要有两种:气柜回收和在线压缩机直接回收,无论是气柜回收或者是压缩机直接回收,都存在工艺复杂,设备成本高,投资较大,需要对回收天然气进行存储和运输等缺点,天然气的存储和运输又会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因此,现有的放空天然气回收利用的工艺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减少经济损失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天然气管道放空回收装置,通过在放空管的管道上设置的轨道和活塞结构以及收集罐的结构相结合,实现对放空管道中残余天然气的回收和利用,还实现了对残余气的有效收集和多次循环利用,达到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空气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然气管道放空回收装置,包括上游管和设置在下游管上的储气罐,所述上游管和下游管上的法兰两侧分别设有截留阀,所述上游管和下游管之间设有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两端通过法兰与上游管和下游管密闭连接,所述下游管与储气罐密闭连接,所述放空管上游端部设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放空管下游端部的管道侧面设有分支管道的气腔,所述气腔的顶部设有第二阀门并与第二支管连接,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气泵,所述第二支管和第一支管分别连接在收集罐上,所述放空管的内壁和气腔的内壁设有彼此连接的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进行往返运动且横截面厚度大于第一支管直径的活塞。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罐的底部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罐上设有外接阀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罐为锥型结构,所述锥型结构底部设有收集槽且与第二支管和第一支管分别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气罐的顶部设有压力阀,所述储气罐的底部设有清污管。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槽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收集槽分隔为倾斜的第一斜置槽和第二斜置槽,所述第一斜置槽的最低处与设有阀门的排污口连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接阀门设置在收集罐的顶部,所述外接阀门与然气回收车上的进气管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空管的直径小于上游管和下游管的直径。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罐外部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对放空管道中残余然气的进行回收和利用,实现节约能源且回收效率高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能减少对空气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天然气管道放空回收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天然气管道放空回收装置中收集罐的放大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大喜,未经徐大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9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