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6434.3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4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浅仓一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盒体 电池组 法兰 外周 底面 本实用新型 电池模块 密封构件 上方开口 外部连通 浸入 呼吸孔 有效地 叠合 顶壁 容置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及车辆。该电池组具备上侧盒体构件、下侧盒体构件、及容置在上侧盒体构件和下侧盒体构件之间的内部空间内的电池模块,上侧盒体构件的外周法兰的底面与下侧盒体构件的外周法兰的顶面相叠合,在上侧盒体构件的外周法兰的底面或下侧盒体构件的顶面上嵌装有密封构件,在上侧盒体构件的顶壁上,设有朝着上方开口、将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的呼吸孔。基于该结构,能有效地防止水分从外部浸入到电池组的内部空间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电池单体容置在托盘与盖罩之间的内部空间内的电池组。该电池组被构成为,通过设置压紧在托盘的密封面与盖罩的密封面之间的密封垫,而防止水滴等浸入到内部空间内。然而,由于该密封垫被固定在与上述各密封面不同的部位,所以结构复杂,且长期承受横向拉力而容易变形或松动。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将电池模块容置在上侧盒体构件与下侧盒体构件之间的内部空间内的电池组结构。该电池组结构中,在上侧盒体构件的侧壁上形成有呼吸孔,该呼吸孔上安装有呼吸膜。该呼吸膜用于使含有水蒸气的空气从内部空间排到外部,并用于防止水滴从外部浸入到内部空间内。
然而,装备有电动机的车辆中,为了延长续航里程并使用电动机实现高速行驶,要求所装备的电池组大型化。将这样的大型电池组安装在车辆中时,作为既不影响外观设计又耐碰撞的安装位置,选用受车架保护的客舱(客舱构成构件)底部的情况较多。假若将专利文献2的电池组安装在上述安装位置,则在客舱底部被水淹没的情况下,水分有可能经由上述电池组结构中的侧壁上设置的呼吸孔及呼吸膜而渗入到该电池组的内部空间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277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4161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防止水分从外部浸入到内部空间内、且密封构造简单而牢固的电池组及装载有该电池组的车辆。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具备上侧盒体构件、下侧盒体构件、及容置在所述上侧盒体构件和所述下侧盒体构件之间的内部空间内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盒体构件的外周法兰的底面与所述下侧盒体构件的外周法兰的顶面相叠合,在所述上侧盒体构件的外周法兰的底面或所述下侧盒体构件的外周法兰的顶面上嵌装有密封构件,在所述上侧盒体构件的顶壁上,设有朝着上方开口、将所述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的呼吸孔。
基于该结构,由于在上侧盒体构件与下侧盒体构件相叠合的面上嵌装有密封构件,且呼吸孔在铅直方向上的设置位置高于专利文献2中设置在侧壁上的呼吸孔的位置,因而,能有效地防止水分从上侧盒体构件与下侧盒体构件之间或呼吸孔浸入到电池组的内部空间内,并且,密封构造简单而牢固。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池组中,较佳为,所述呼吸孔上安装有允许含有水蒸气的空气通过但阻止水滴通过的透气膜,该透气膜的上方被盖罩覆盖。
基于该结构,在所述电池组的内部空间内存在含有水蒸气的空气的情况下,该空气能通过透气膜排出到外部。同时,由于透气膜受到盖罩的保护,所以不容易破损。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电池组中,较佳为,所述密封构件由可弹性变形的带状主体构成为环形,能嵌入所述上侧盒体构件的外周法兰的底面或所述下侧盒体构件的外周法兰的顶面上形成的周向沟槽,所述带状主体的纵向厚度尺寸大于所述周向沟槽的深度尺寸,所述带状主体的横向宽度尺寸小于所述周向沟槽的宽度尺寸,在所述密封构件的内周缘上形成有多个向内侧突出的内侧突起;在所述密封构件的外周缘上形成有多个向外侧突出的外侧突起,所述内侧突起的前端缘与所述外侧突起的前端缘间的径向间距尺寸大于所述周向沟槽的宽度尺寸。基于该结构,嵌入在周向沟槽内的密封构件牢固,因而不容易松动,能将上侧盒体构件的外周法兰与下侧盒体构件的外周法兰间良好地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64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粘胶结构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可追踪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