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5355.0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1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倪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本电气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丽莉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联网 流量采样 控制阀 控制器 电机阀 本实用新型 管道连接 精准控制 器件设置 人工操作 闭合 电连接 阀门 生产成本 检测 节约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控制阀,包括:流量采样器件、控制器、电机阀和物联网管道,所述流量采样器件设置于所述物联网管道上,所述流量采样器件与所述物联网管道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阀电连接;物联网控制阀,能够对管道内的液体或气体的流通情况进行检测,及时精准控制阀门的打开或闭合,无需人工操作,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控制阀。
背景技术
在燃气管道、水管道和蒸汽管道上安装的阀门,目前都是以机械阀门为主,需要人工到现场进行开阀和关阀操作,无法精准控制开阀或关阀,而且对于工业化生产来说,对流量的检测和准确的阀门开启与关闭系统就要求比较严格,因此现有的控制阀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现有设备在计量传送与阀门控制指令上存在不足,并且现有阀门控制系统并不是精准控制,造成对燃气管道、水管道或蒸汽管道输送量有所差异,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物联网控制阀,能够对管道内的液体或气体的流通情况进行检测,及时精准控制阀门的打开或闭合,无需人工操作,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物联网控制阀,包括:流量采样器件、控制器、电机阀和物联网管道,所述流量采样器件设置于所述物联网管道上,所述流量采样器件与所述物联网管道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阀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控制阀,能够对管道内的液体或气体的流通情况进行检测,及时精准控制阀门的打开或闭合,无需人工操作,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物联网控制阀两端设有管道接头,所述管道接头与所述物联网管道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物联网控制阀包括:无线收发器,所述无线收发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物联网控制阀包括:定位器,所述定位器与所述无线收发器连接,用于获取定位信号,并将获取的定位信号传送给所述无线收发器。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无线收发器包括天线和无线传输器,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传输器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器为低频激活触发器,所述低频激活触发器包括:RFID(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的阅读器和多个RFID(射频识别)电子定位标签,所述RFID(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的阅读器通过所述天线与所述RFID(射频识别)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
作为优选的方案,通过所述RFID(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的阅读器读取所述RFID(射频识别)电子定位标签的接收信息强度值,确定物联网控制阀定位信息,并将获取的定位信号传送给所述无线收发器,所述控制器采集到所述无线收发器传输的定位数据进行后台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并导入管网平面图。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RFID(射频识别)电子定位标签包括应答器,所述应答器包括:耦合原件和微芯片,所述耦合原件与所述微芯片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流量采样器件与所述控制器间设有滤波器,所述滤波器用于对干扰信号进行过滤,所述滤波器输入端与所述流量采样器件电连接,所述滤波器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流量采样器件采集到管道内气体或液体的流通状态信息,所述流量采样器件通过所述滤波器将管道内气体或液体的流通状态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到所述流量采样器件传输的流通状态数据进行后台数据处理上传至云服务器,并控制物联网控制阀打开或关闭。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流量采样器件通过干簧管器件、光电器件、磁阻器件、霍尔器件或超声波器件中的任一种进行采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本电气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东本电气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5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