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4685.8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5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耿建龙;赵业才;宁贻江;任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14 | 分类号: | F24F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薛峰;肖玉娟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风口 空调室内机 内导风板 本实用新型 往复摆动 室内机 舒适性 出风口壳体 受凉 气流流向 室内环境 温度分布 制冷模式 转动轴线 可转动 出风 受控 送风 下缘 凉爽 室内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具有出风口壳体、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处的内导风板,室内机在制冷模式下,内导风板配置为可受控绕其转动轴线在出风口临近下缘的位置往复摆动,以反复调整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提升室内机的送风舒适性。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控制内导风板在不同位置之间的往复摆动,反复调整出风口气流流向,可获得更好的室内温度分布,使用户感受到凉爽,又不至于受凉,从而提升用户的风感体验,增强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为调整出风方向,更好地送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通常设置有大导风板和小导风板,大导风板一般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处,可关闭或打开出风口,小导风板一般位于大导风板的内侧,调节出风方向和出风区域。
但目前的空调室内机中,在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时,大导风板和小导风板只能转动到一个固定位置,对出风口的气流仅能向一个方向引导,使得室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增加室内机送风模式和提升送风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其前侧下部形成有出风口;
内导风板,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处,内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临近出风口的上缘;并且
室内机在制冷模式下,内导风板配置为可受控绕其转动轴线在出风口临近下缘的位置往复摆动,以反复调整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提升室内机的送风舒适性。
可选地,室内机处于制热模式下,内导风板配置为可受控绕其转动轴线在出风口临近上缘的位置往复摆动。
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风道,设置于壳体内部,与出风口连通,用于将空调室内机内部的空气导向出风口;
内导风板配置为可受控向前上方转动至风道外侧,用于将出风口气流向下方引导;并且
内导风板在出风口临近上缘的位置往复摆动时,内导风板一直处于风道的外侧。
可选地,内导风板包括:
第一内板体和至少一个内转臂,至少一个内转臂由第一内板体向风道内延伸,并与内导风板的转动轴连接;以及
第二内板体,枢接于第一内板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
在内导风板向前上方转动至风道外侧时,第一内板体和第二内板体均位于风道外侧,且第二内板体位于第一内板体的上侧端;并且
内导风板向前上方转动至风道的外侧时,第二内板体可在重力作用下向后下方转动至与壳体的前表面搭接。
可选地,内导风板向前上方转动至第二内板体与壳体的前表面搭接的位置记为内导风板的最大转动位置;
出风口临近上缘的位置为最大转动位置与最大转动位置下方的位置之间。
可选地,第一内板体形成有由其横向两端临近第一内板体的第一侧端的位置向外凸出的横向延伸的枢接轴;
第二内板体包括板本体和形成于板本体横向两端的两个枢接块,第二内板体通过两个枢接块枢接于两个枢接轴上;并且
第二内板体宽度方向朝向第一侧端的一侧端形成有横向延伸的弧形槽,第一内板体宽度方向的第一侧端形成有与弧形槽适配的横向延伸的弧形凸起,弧形凸起与弧形槽滑动接触,从而使得第二内板体可在重力作用下绕枢接轴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46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