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鳗鱼养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5637.4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0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阮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科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输气主管 输气 软管 鱼池 单向阀 分管 鳗鱼 养殖池 上端 风机 下端 连通 本实用新型 风机安装 两端密封 内腔连通 上侧边缘 竖直布置 水平布置 向下弯折 依次布置 出气端 受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鳗鱼养殖池,包括:鱼池本体、输气主管、输气分管、软管及风机,所述输气主管水平布置于所述鱼池本体的底部,且其两端密封;所述输气分管为多个,多个所述输气分管沿所述输气主管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每个所述输气分管均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单向阀,所述第一连接管竖直布置,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下端与所述输气主管固定连接,并与其内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由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端向下弯折形成;所述单向阀内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单向阀开启受力方向向上;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鱼池本体的上侧边缘;所述软管的上端与所述风机的出气端连通、所述软管的下端与所述输气主管的内腔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鳗鱼养殖池。
背景技术
由于鳗鱼的营养价值高,野生鳗鱼已经大大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大量的人工养殖鳗鱼。人工养殖鳗鱼时,为了保证鱼池中的氧气含量,需要向鱼池中输送空气,现有技术中,通常把输气管水平铺设于鱼池底部,并沿所述输气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出气孔,输气管的一端与外部风机的出气端通过气管连通,外部风机用于将空气输入鱼池底部,当外部风机出现故障发生反转时,所述出气孔会将鱼池内的水倒吸入外部风机,从而造成风机短路故障,烧毁风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鳗鱼养殖池,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外部风机出现故障发生反转时,所述出气孔会将鱼池内的水倒吸入外部风机,造成风机短路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鳗鱼养殖池,包括:鱼池本体、输气主管、输气分管、软管及风机,所述输气主管水平布置于所述鱼池本体的底部,且其两端密封;所述输气分管为多个,多个所述输气分管沿所述输气主管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每个所述输气分管均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及单向阀,所述第一连接管竖直布置,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下端与所述输气主管固定连接,并与其内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由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端向下弯折形成;所述单向阀内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单向阀开启受力方向向上;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鱼池本体的上侧边缘;所述软管的上端与所述风机的出气端连通、所述软管的下端与所述输气主管的内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该鳗鱼养殖池的鱼池本体用于养殖鳗鱼,当鱼池本体内的水需要补氧时,工作人员可打开所述风机,所述风机会将外部环境中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软管、输气主管、输气分管输入鱼池本体内的水中;当所述风机出现故障反转时,所述单向阀失去向上的气流推力,使得所述单向阀闭合,阻挡了水流进入所述风机,保证了所述风机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科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科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56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