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骨科的下肢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3508.1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2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朱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州市精神病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H7/00;A61H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孙艾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带 牵引带 延伸带 脚部 下肢牵引装置 侧向 木板 底部连接 脚踝 固定板 上牵引 遮挡条 软垫 骨科 支撑 本实用新型 弹性连接带 固定板连接 血液循环 圆弧凸起 缓冲层 舒适度 粘结扣 粘扣 防护 医护 康复 挂钩 | ||
一种用于骨科的下肢牵引装置,包括上牵引带、上连接带、和所述上连接带连接的下牵引带、设在所述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上的粘扣、设在所述下牵引带底部的下连接带、和所述下连接带底部连接的脚部固定板、和所述脚部固定板连接的挂钩、和所述下牵引带底部连接用于防护脚踝的延伸带以及设在所述延伸带两侧的粘结扣;所述延伸带包括多个侧向遮挡条以及将相邻两个侧向遮挡条连接起来的弹性连接带;所述脚部固定板包括支撑木板、包裹在所述支撑木板上的软垫、设在所述软垫上的圆弧凸起以及设在所述支撑木板上方的缓冲层。本实用新型可有效保护脚踝并提高舒适度、利于血液循环的情况有效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下肢骨折时候用到的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腿部骨折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需要保持骨折处的位置,防止错位,现在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为了患者考虑,经常采用骨折牵引带来对骨骼进行牵引,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1710904981.6、申请日2017-09-2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分片式下肢牵引带;主要包括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之间通过牵引带连接,所述的上固定套包括若干片弹性伸缩包裹体,相邻两块弹性伸缩包裹体通过连接带连接,在一边侧的弹性伸缩包裹体上设置有固定带,在另一边侧的弹性伸缩包裹体上设置有扣环,所述的牵引带延伸到下固定套的底部并在牵引带上连接有牵引板。该发明专利具有能适应不同腿围的、固定牢固、受力均匀,不下滑,避免压疮、透气性良好的特点。但是其不利于患者的血液循环畅通。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骨科的下肢牵引装置,不但能够对患者的脚踝部保温、防护,还能够保证血液循环畅通以及脚部固定块舒适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骨科的下肢牵引装置,包括用于和大腿固定的上牵引带、设在所述上牵引带底部的上连接带、和所述上连接带连接用于和小腿固定的下牵引带、设在所述上牵引带和下牵引带上的粘扣、设在所述下牵引带底部的下连接带、和所述下连接带底部连接的脚部固定板、和所述脚部固定板连接的挂钩、和所述下牵引带底部连接用于防护脚踝的延伸带以及设在所述延伸带两侧的粘结扣;所述延伸带包括多个侧向遮挡条以及将相邻两个侧向遮挡条连接起来的弹性连接带;所述脚部固定板包括支撑木板、包裹在所述支撑木板上的软垫、设在所述软垫上的圆弧凸起以及设在所述支撑木板上方的缓冲层。
现在的下牵引带在和小腿固定的时候,并没有对脚踝有任何的防护,而长时间裸露在外使得脚踝的舒适性变差,而下牵引带的下端木块是和脚踝部位接触的,长时间(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有的时候下肢牵引的时间是十几天、甚至几个月)接触、摩擦,甚至是出血,十分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而对比文件中虽然采用下固定套对脚踝进行防护,但是其更像一个去掉前端的袜子,首先是穿戴不便,其次是不利于血液循环,尤其是在长时间穿戴之后,这点非常重要,因为有的骨折患者前期脚部是有肿胀的,这样的情况下在发生影响血液循环的事情,对于患者的舒适性、身体健康,都是十分不利的,而且其采用的也是普通的木块来和脚底接触;所以,本申请人研发了本申请的方案,利用侧向遮挡条对脚踝进行防护、保温,其十分便于穿戴,操作比较简单,利用侧向遮挡条之间的弹性连接带使得整个延伸带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了穿戴之后的牢固性,又不会因为弹性过大而影响血液循环,这样的结构有连接便利性、有一定的弹性、有防护性;此外,我们之所以将延伸带的结构设置成多个侧向遮挡条和弹性连接带的结构,就是为了不将整个延伸带做成以一体结构,避免使得脚踝出现的磨破、出血现象,而且还能够保证患者的血液循环畅通,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并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同时,我们针对脚部固定板也进行了改进,改变了以往单纯的硬木板结构,避免了长时间和脚部接触造成的血液流通不畅的问题,设置了软垫、凸起和缓冲层,促进人体脚部血液循环,提高了舒适度;这样整个结构的改进,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保证了其血液循环的进行,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州市精神病院),未经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州市精神病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3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