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座安装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0055.7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2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叶选乐;叶天舒;陈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拉斯特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3 | 分类号: | H01R13/73;H01R13/52;H01R13/502;B60L50/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插座 插座安装槽 磁性吸附 新能源汽车 磁性底座 安装槽 垫圈 本实用新型 便于拆卸 防水性能 缓冲套筒 装置设置 防尘 包覆的 固定的 固定座 密封塞 喷涂区 散热口 凸起环 橡胶套 右侧壁 分线 内壁 凸头 柱状 把手 商标 维修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座安装槽,包括插座安装槽、固定座、缓冲套筒、凹槽、分线管、充电插座、磁性吸附垫圈、磁性底座、散热口、密封塞、柱状凸头、橡胶套、凸起环、把手和商标喷涂区。该装置设置有插座安装槽,在安装充电插座时是采用磁性吸附的原理利用设置在充电插座右侧壁的磁性吸附垫圈和设置在插座安装槽右端内壁的磁性底座之间的相互吸引来对充电插座进行固定的,这样固定后的充电插座便于拆卸和维修,而且充电插座是被插座安装槽所包覆的,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充电插座的防尘和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座安装槽。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的提出,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传统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插座都是直接固定在汽车车身上的,安装和拆卸起来都比较费力,当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插座内部线路出现损坏时不能快速的对充电插座进行拆卸和维修,而且当充电插座内部的导线出现串线的情况时,可能导致充电时烧车的情况发生,更有甚者会引发火灾,因此有必要改善电动汽车充电插座的安装结构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座安装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座安装槽,包括插座安装槽、固定座、缓冲套筒、凹槽、分线管、充电插座、磁性吸附垫圈、磁性底座、散热口、密封塞、柱状凸头、橡胶套、凸起环、把手和商标喷涂区,所述插座安装槽外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插座安装槽右侧设置有缓冲套筒,缓冲套筒内部设置有凹槽和分线管,分线管位于凹槽右侧,且分线管与凹槽连通,所述插座安装槽内部设置有充电插座,且充电插座右端位于凹槽内,所述充电插座右侧壁设置有磁性吸附垫圈,磁性吸附垫圈右侧设置有磁性底座,且磁性底座设置在插座安装槽右侧内壁,所述充电插座下侧设置有散热口,且散热口设置在插座安装槽下端,所述插座安装槽左侧设置有密封塞,密封塞右端设置有柱状凸头,柱状凸头外侧设置有橡胶套,橡胶套外侧壁设置有凸起环,所述密封塞左侧壁设置有把手和商标喷涂区,且商标喷涂区位于把手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插座安装槽是由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插座安装槽内设置有环形橡胶罩,且环形橡胶罩位于充电插座左侧。
优选的,所述柱状凸头是由吸水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把手前侧壁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置有插座安装槽,在安装充电插座时是采用磁性吸附的原理利用设置在充电插座右侧壁的磁性吸附垫圈和设置在插座安装槽右端内壁的磁性底座之间的相互吸引来对充电插座进行固定的,这样固定后的充电插座便于拆卸和维修,而且充电插座是被插座安装槽所包覆的,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充电插座的防尘和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塞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塞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座安装槽,2、固定座,3、缓冲套筒,4、凹槽,5、分线管,6、充电插座,7、磁性吸附垫圈,8、磁性底座,9、散热口,10、密封塞,11、柱状凸头,12、橡胶套,13、凸起环,14、把手,15、商标喷涂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拉斯特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特拉斯特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0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