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六方免换模压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9886.2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0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叶选乐;叶天舒;陈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拉斯特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H01R4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方槽 动模块 压接 免换模压接机 编码器 伸缩 定模 本实用新型 电源指示灯 液压驱动缸 导线压接 工作效率 连接螺栓 扭转电机 形状各异 压接机构 装置导线 装置设置 触控屏 放置槽 固定座 加工件 控油阀 连通管 数控台 工作台 仓门 换模 内壁 旋钮 油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六方免换模压接机,包括工作台、仓门、数控台、压接机构、第一定模、连接螺栓、第二定模、六方槽、动模块、液压驱动缸、油箱、连通管、控油阀、编码器、加工件固定座、扭转电机、电源指示灯、压速调节旋钮和编码器触控屏。该装置设置有六方槽和动模块,且六方槽是由第一定模和第二定模组合而成的,六方槽内能够放置形状各异的导线,在对导线进行压接时无需换模,且动模块在六方槽内随意伸缩,在伸缩的过程中动模块即可与六方槽内壁之间组成不同压接形状的放置槽,便于一些内径较小的导线压接,提高了该装置导线压接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接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六方免换模压接机。
背景技术
压接机是电力行业在线路基本建设施工和线路维修中进行导线接续压接的必要工具,目前,传统配电系统以及信号系统的导线压接中,根据导线规格不同,压接机的模具需要更换,大大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同时因压接模具规格较多,携带不方便,另外现有技术中德国有压接尺寸可调的压接机,但是是通过齿轮系来调节调节机构的传动比,结构复杂,加工困难,同时还占用较大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方免换模压接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六方免换模压接机,包括工作台、仓门、数控台、压接机构、第一定模、连接螺栓、第二定模、六方槽、动模块、液压驱动缸、油箱、连通管、控油阀、编码器、加工件固定座、扭转电机、电源指示灯、压速调节旋钮和编码器触控屏,所述工作台前侧壁设置有仓门,所述工作台上侧设置有数控台,数控台左侧设置有压接机构,所述压接机构由第一定模、连接螺栓和第二定模组成,第一定模固定在数控台左侧壁,且第二定模通过连接螺栓与第一定模连接,所述第一定模和第二定模之间设置有六方槽,六方槽内设置有动模块,且动模块位于第一定模内侧,所述动模块右端设置在液压驱动缸内,液压驱动缸设置在数控台内,所述液压驱动缸右侧设置有油箱,且油箱与液压驱动缸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控油阀,且控油阀与编码器连接,编码器位于油箱上侧,所述压接机构后侧设置有加工件固定座,加工件固定座后侧设置有扭转电机,所述数控台上侧壁设置有电源指示灯、压速调节旋钮和编码器触控屏,且编码器触控屏位于电源指示灯和压速调节旋钮左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模和第二定模均为刚性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扭转电机外侧设置有防尘罩。
优选的,所述电源指示灯和压速调节旋钮之间设置有紧急制动按钮。
优选的,所述编码器触控屏上设置有钢化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置有六方槽和动模块,且六方槽是由第一定模和第二定模组合而成的,六方槽内能够放置形状各异的导线,在对导线进行压接时无需换模,且动模块在六方槽内随意伸缩,在伸缩的过程中动模块即可与六方槽内壁之间组成不同压接形状的放置槽,便于一些内径较小的导线压接,提高了该装置导线压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数控台和压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仓门,3、数控台,4、压接机构,5、第一定模,6、连接螺栓,7、第二定模,8、六方槽,9、动模块,10、液压驱动缸,11、油箱,12、连通管,13、控油阀,14、编码器,15、加工件固定座,16、扭转电机,17、电源指示灯,18、压速调节旋钮,19、编码器触控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拉斯特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特拉斯特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98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