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电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6952.0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3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曾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智普天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 | 分类号: | A61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胡茵梦 |
地址: | 43020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端头 容置腔 本实用新型 采集装置 电极底座 弹性件 生物电 电极 凸块 两侧设置 向下凹陷 固定板 可滑动 底面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物电采集装置,其包括多个设置于固定板上的电极,所述电极由电极端头、电极底座和弹性件构成,所述电极端头下部的两侧设置有凸块,所述电极底座具有向下凹陷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两侧形成有凹槽,所述凸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电极端头的底部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容置腔的底面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检测方便,更加精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采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电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电位和极性变化。它是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类物理、物理一化学变化,是正常生理活动的表现,也是生物活组织的一个基本特征。
在检测生物电时通过电极与人体体表接触,从体表引导出生物电信号。现有的电极的结构在生物电信号导出过程中,电极与电路板连接不稳固,导致电信号导出不稳定,同时电极与人体的接触也不理想,同样影响监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生物电采集装置,检测方便,更加精确。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生物电采集装置,其包括多个设置于固定板上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由电极端头、电极底座和弹性件构成,所述电极端头下部的两侧设置有凸块,所述电极底座具有向下凹陷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两侧形成有凹槽,所述凸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电极端头的底部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容置腔的底面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板设置在电路板上并与之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板包括弹性基板层和铜箔层,所述铜箔层夹设于所述弹性基板内,多个电极均穿过弹性基板层与所述铜箔层接触,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导电触片,所述第一导电触片穿过所述弹性基板层与所述铜箔层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触片与电路板上的第二导电触片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电极与弹性基板层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基板层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位于所述铜箔层上方。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可针对测量的不同部位决定设置的电极数量,当需要测量胸前时,可设置多个电极,当需要测量肚脐时,仅需要一个电极,可拆下其他电极。弹性基本层位于铜箔层下方的部分不设置散热孔可以隔绝部分电路板的热量,而上部设置散热孔,能够将铜箔层的热量传递出去,防止内部积热。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生物电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极端头,2-弹性件,3-散热孔,4-凹槽,5-凸块,6-电极底座,7-弹性基板层,8-铜箔层,9-电路板,10-输出端,11-容置腔,12-第一导电触片,13-第二导电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智普天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智普天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69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颅内压力监测的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智能穿戴心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