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工程试验用培养皿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6447.6 | 申请日: | 201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5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朱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亘喜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迈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赖耀华 |
地址: | 20003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皿 固定装置 固定柱 生物工程 固定块 支撑板 滑槽 条形通孔 内底壁 上表面 试验 本实用新型 缓冲效果 试验成功 内侧壁 卡接 相配 侧面 贯穿 外部 延伸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工程试验用培养皿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底部与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凹槽的内底壁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卡接有固定柱,固定块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均与凹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柱相配适的条形通孔,固定柱的顶部贯穿条形通孔并延伸至凹槽的外部,固定柱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该生物工程试验用培养皿固定装置,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固定柱位置的调整,使固定装置能够有效的固定不同尺寸的培养皿,能够有效的使固定装置具有缓冲效果,增加对培养皿的保护,以保证生物工程试验成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工程试验用培养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在对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时需要在培养皿内进行。
现阶段的生物工程实验用培养皿在进行培养实验时,无法有效的对培养皿进行有效的固定,在受到意外碰撞时,容易造成对培养皿内部菌种的污染,最终造成实验的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工程试验用培养皿固定装置,解决了生物工程实验用培养皿在进行培养实验时,无法有效的对培养皿进行有效的固定,在受到意外碰撞时,容易造成对培养皿内部菌种的污染,最终造成实验的失败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工程试验用培养皿固定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凹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凹槽的内底壁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卡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块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与凹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柱相配适的条形通孔,所述固定柱的顶部贯穿条形通孔并延伸至凹槽的外部,所述固定柱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卡接有相对称的滑块,所述滑块通过第一销轴固定铰接有连接杆,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卡板,所述卡板的顶部贯穿条形通孔并延伸至凹槽的外部,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二销轴与卡板固定铰接,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设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两端均与滑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相对称的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靠近固定柱的一端与固定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强力弹簧远离固定柱的一端与凹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板与固定柱相平行,且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板。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相对称的限位块,且限位块靠近凹槽内侧壁的一端与凹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凹槽的内底壁相平行,且基座的下表面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伸缩弹簧的水平长度值小于第二滑槽的水平长度值,且支撑板的上表面与基座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工程试验用培养皿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亘喜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亘喜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64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