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洞内污水处理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0711.5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8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雄雄;牛书彬;袁宁;时达;朱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局集团西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箱 自动水位 增压泵 污水处理箱 单向阀 进水口 排水口 配电箱 阀门 下端 沉淀 清水 排水 污水排放量 连接钢管 循环利用 出水端 底座 联通 清污 钢管 简易 隧道 分流 污水 排放 制作 | ||
一种洞内污水处理箱,水箱下端固焊底座,水箱采用两个,一个设有进水口,另一个下端设有排水口,两个水箱中间设有单向阀,排水口连接钢管,钢管上联通增压泵、阀门,阀门位于增压泵出水端,水箱内设有自动水位器,自动水位器、增压泵连接配电箱。洞内污水通过进水口进入第一个水箱,沉淀后,通过单向阀流入第二个水箱,沉淀后清水当达到自动水位器高度时,自动水位器给配电箱信号,开启增压泵,将清水自动抽至洞外排放,污水处理箱制作简易,使用方便,极大的提高了隧道排水清污分流作业、洞内排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水排放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施工中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隧道洞内施工用水及污水排放,具体涉及一种洞内污水处理箱。
背景技术
在太谷隧道施工中,由于隧道内裂隙水发育、水量较大,山西冬期施工气候影响。以往隧道洞内污水直接排放、冬季水资源匮乏、清污分流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要直接洞内水直接排放,冬季河道、管道冻结水资源匮乏,给现场施工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发明了洞内污水处理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洞内污水处理箱,由两个水箱集中沉淀,沉淀后清水当达到自动水位器高度时,清水自动抽至洞外排放。冬季施工过程中,外部水源出现冻死无法供应时,水箱内存水可经过增压阀供应洞内施工用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洞内污水处理箱,包括水箱,水箱下端固焊底座,水箱采用两个,一个设有进水口,另一个下端设有排水口,两个水箱中间设有单向阀,排水口连接钢管,钢管上联通增压泵、阀门,阀门位于增压泵出水端,水箱内设有自动水位器,自动水位器、增压泵连接配电箱。
所述的单向阀的高度高于排水口。
所述的单向阀前端设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高了洞内水利用效率。
2、解决冬季施工水资源单一的问题。
3、有效的提高洞内排水清污分流应用效果。
4、洞内发生意外火灾时,可及时使用进行灭火。
5、可进行洞内平常施工洒水降尘,提高洞内文明施工。
6、吊装轻便,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水箱;2为底座;3为排水口;4为钢管;5为阀门;6为增压泵;7为自动水位器;8为配电箱;9为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洞内污水处理箱,包括水箱1,水箱1下端固焊底座2,水箱1采用两个,一个设有进水口10,另一个下端设有排水口3,两个水箱1中间设有单向阀9,排水口3连接钢管4,钢管4上联通增压泵6、阀门5,阀门5位于增压泵6出水端,水箱1内设有自动水位器7,自动水位器7、增压泵6连接配电箱8。
所述的单向阀9的高度高于排水口3。
所述的单向阀9前端设有过滤网。
制作材料:2mm钢板56m²、I16型钢28m,自动水位器2个、增压泵1个、配电箱1个、水泵2个,φ80阀门1个,φ80钢管0.5m。
制作方法:焊接5*2*2m水箱两个,底部焊接I16型钢底座。低端口水箱底部上50cm设置排水口一处,利用φ80钢管接至箱外设置阀门及增压泵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洞内污水通过进水口进入第一个水箱,沉淀后,通过单向阀流入第二个水箱,单向阀前过滤网过滤,第二水箱沉淀后清水当达到自动水位器高度时,自动水位器给配电箱信号,开启增压泵6,将清水自动抽至洞外排放,阀门是开启的,不用试可关闭,冬季施工过程中,外部水源出现冻死无法供应时,水箱内存水可经过增压阀供应洞内施工用水。紧跟二衬台车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局集团西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局集团西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07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