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固态连续触变挤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0190.3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8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肖寒;熊迟;段志科;周荣锋;卢德宏;蒋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7/00 | 分类号: | B22D17/00;B22D17/22;B22D17/20;B22D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圆筒 本实用新型 半固态 底座 触变挤压装置 搅拌区 进料口 冷却管 外桶 加热 半固态成形 漏斗状结构 螺旋输送杆 固定轴承 挤压工艺 挤压系统 挤压装置 搅拌系统 控制方便 装置操作 电动机 上端 保温区 侧壁 下端 连通 模具 机械化 镶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半固态连续触变挤压装置,属于半固态成形领域。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包括进料口、石墨圆筒、加热外桶、冷却管、模具、支座、电动机、固定轴承、螺旋输送杆、挤压系统冷却管;进料口设置在石墨圆筒上端,石墨圆筒外镶嵌有加热外桶,石墨圆筒侧壁上设有底座,底座为漏斗状结构,将石墨圆筒分为两部分,底座(6)中间设有通道,上部为保温区,下部为搅拌区,搅拌区设有搅拌系统;石墨圆筒的下端与挤压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操作简单、控制方便、流程短、可实现机械化控制,对于半固态连续触变挤压工艺的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固态连续触变挤压装置,属于半固态成形领域。
背景技术
半固态加工技术即在金属凝固过程中通过控制固液温度区间或者进行剧烈搅拌得到一种金属母液中存在一定悬浮固相颗粒的固液混合浆料的加工方法,而固液混合浆料称作为半固态浆料。
传统铸造方法生产出来的铜合金线材一方面由于液态成形组织不均匀,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等缺陷;另一方面,材料利用率低,容易产生很多废料,造成资源浪费。与传统铸造相比半固态加工得到的半固态浆料黏度比液态金属高,容易控制:模具夹带的气体少,减少氧化、改善加工性,减少模具粘接,改善表面光洁度,容易实现自动化和形成新加工工艺;流动应力比固态金属低:半固态浆料具有流变性和触变性,变形抗力非常小,可以更高的速度成形部件,缩短加工周期,提高材料利用率,有利于节能节材,并可进行连续形状的高速成形(如挤压),加工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所述连续触变挤压装置,将半固态制浆工艺和连续挤压工艺相结合,实现了半固态浆料加工的连续性,可以解决现有线材生产中力学性能低、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实现了低成本、高性能的线材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固态连续触变挤压装置,实现了半固态浆料加工的连续性,进而实现多种形状工件的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所述半固态连续触变挤压装置包括进料口1、石墨圆筒2、加热外桶3、冷却管7、模具8、支座9、电动机10、固定轴承11、螺旋输送杆12、挤压系统冷却管13;进料口1设置在石墨圆筒2上端,石墨圆筒2外镶嵌有加热外桶3,石墨圆筒2侧壁上设有底座6,底座,将石墨圆筒2分为两部分,底座6中间设有通道,上部为保温区,下部为搅拌区,搅拌区设有搅拌系统;石墨圆筒2的下端与挤压装置的挤压腔连通,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杆12、固定轴承11、支座9、挤压系统冷却管13、电机10、冷却管7、模具8,螺旋输送杆12位于挤压腔的内部,螺旋输送杆12一端穿过挤压腔通过固定轴承11与电机10连接,电机10固定在支座9上;模具8固定在挤压装置的一侧,电机10控制螺旋输送杆12将进入到挤压腔的半固态浆料挤压到模具8中;模具8的外部设置冷却管7,挤压装置的外面设有挤压系统冷却管13。
本实用新型所述搅拌系统包括轴承4、电动机5、搅拌螺杆14,底座6与桶壁之间设有放置电动机5的封闭区域;电动机5固定在石墨圆筒2的侧壁上,电动机5通过轴承4与搅拌螺杆14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料口1一侧设有传送皮带15;
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6中间的通道尺寸小于坯料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0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管承口工装对中销
- 下一篇:一种卧式高压铸造整体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