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脉置管接头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6182.1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2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贾兴昌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管 喇叭型 静脉 接头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密封膜 槽口 口端 尾端 致病菌污染 患者生命 密封结构 逐渐增大 可开启 部尾 侧壁 开口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置管接头保护装置,包括喇叭型体部,喇叭型体部由尾端至口端直径逐渐增大;喇叭型体部尾端直径大于静脉置管接头直径,尾端设有密封膜,密封膜上设有线型开口;喇叭型体部口端侧壁设有置管槽口,置管槽口设有可开启的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可有效保护静脉置管接头不被致病菌污染,保护患者生命和身体健康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保护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深静脉置管和/或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接头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置管导管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医疗器械。它的具体类型包括:(1)单腔、双腔、三腔、四腔导管。(2)带外鞘的肺动脉导管或同步频线导管。(3)可长期使用的埋置式导管。穿刺置管的途径一般有锁骨上、下静脉;颈内、外静脉;股静脉;贵要静脉。
但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导管相关感染也时有发生。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报道,美国平均感染率为5.3/1000导管留置日,感染患者中平均死亡率为12%~25%。导管相关感染主要包括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和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三种类型。局部感染是指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液,范围在2cm以内;隧道感染是指感染症状沿导管插入方向延伸超过2cm;血行感染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等,可以从导管和血培养中分离出相同的病原菌,并除外其他感染源。不同程度的感染不但增加患者痛苦,延长病程,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导管入口接头污染导致的导管相关感染在临床中占较大比例,由于置管时间较长,患者需日常携带,衣物摩擦、汗渍分泌物接触、无菌操作不当等均可能导致接头污染。尤其是股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更高,与股静脉置管隐蔽,靠近会阴部,皮肤褶皱较多,局部温度、湿度更适合细菌繁殖有关。
如何避免置管接头污染,仍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研究讨论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导管感染、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的静脉置管接头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脉置管接头保护装置,包括喇叭型体部,所述喇叭型体部由尾端至口端直径逐渐增大;所述喇叭型体部尾端直径大于静脉置管接头直径,所述尾端设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膜上设有线型开口;所述喇叭型体部口端侧壁设有置管槽口,所述置管槽口设有可开启的密封结构。
其中较优地,所述喇叭型体部口端连接一个可开启和关闭的保护盖。
其中较优地,所述保护盖铰接或通过连接桥连接于所述喇叭型体部的口端。
其中较优地,所述保护盖为圆弧型保护盖。
其中较优地,所述保护盖上设有密封结构。
其中较优地,所述密封结构为密封圈。
其中较优地,所述置管槽口设有的密封结构为门帘式密封结构。
其中较优地,所述门帘式密封结构由临床可接受的具有柔韧性和回弹性的塑料、硅胶或橡胶材质制成。
其中较优地,所述尾端密封膜上的线型开口为“一”字形或“十”字形。
其中较优地,所述喇叭型体部口端设有延长体部的伸缩部件。
上述密封膜由临床可接受的具有柔韧性和回弹性的塑料、硅胶或橡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喇叭型体部和保护盖均可由透明硬性材质制成,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接头情况和进行治疗操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现有临床中常用的单腔、双腔、三腔、四腔导管;带外鞘的肺动脉导管或同步频线导管和可长期使用的埋置式导管,对导管接头的形状结构无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6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肿瘤内科用防渗液引流管
- 下一篇:一种改良的临床护理用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