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笼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1543.3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6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郝军和;张小利;周文;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7/00 | 分类号: | E04G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芦玲玲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单元 笼体框架 笼体 本实用新型 施工平台 依次连接 踏步梯 拉管 笼梯 可拆卸的 容纳构件 施工效率 一次完成 重复利用 抵紧 多节 爬梯 保温 架设 养护 防护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笼梯,包括笼体框架,笼体框架内部用于容纳构件,笼体框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框架单元、第二框架单元和第三框架单元,第二框架单元包括多节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笼体单元,第一框架单元、第三框架单元和笼体单元内均连接有踏步梯,笼体单元内设置有拉管,拉管抵紧在构件上,第三框架单元内可拆卸的连接有施工平台,第三框架单元内的踏步梯和施工平台之间设置有爬梯。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快捷、便于施工;可对构件防护、养护和保温等多道工序达到架设一次完成多道工序的目的,能够重复利用,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笼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路工程或其他建筑工程中对构件施工时,需进行构件检查、混凝土浇筑、防护、养护、保温等必要的施工工序,在进行上述施工工序时通常需要先在构件外侧搭设脚手架或外跨式笼梯,然后再借助脚手架或外跨式笼梯进行构件的模板支设、防护、砼的浇筑、拆除模板、养护和保温等多项工序操作,但是脚手架搭设繁琐、装拆工作量大,而现有的外跨式笼梯一般设置于构件外部一侧,使用不便,不便于进行构件施工操作,且能够完成的工序较为单一,施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笼梯,安装简单、快捷、便于施工;可对构件防护、养护和保温等多道工序达到架设一次完成多道工序的目的,能够重复利用,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笼梯,包括笼体框架,所述笼体框架内部用于容纳构件,所述笼体框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框架单元、第二框架单元和第三框架单元,所述第二框架单元包括多节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笼体单元,所述第一框架单元、第三框架单元和笼体单元内均连接有踏步梯,所述笼体单元内设置有拉管,所述拉管抵紧在所述构件上,所述第三框架单元内可拆卸的连接有施工平台,所述第三框架单元内的踏步梯和施工平台之间设置有爬梯。
所述笼体单元内设置有多个拉管,所述拉管呈水平设置,多个所述拉管围成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内壁抵紧在所述构件的外壁上。
所述笼体单元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立柱,立柱顶端设置有插接孔,一个笼体单元的立柱插接在其相邻的笼体单元的插接孔中。
所述第一框架单元的顶端也设置有所述插接孔,与所述第一框架单元相邻的笼体单元的立柱插接在所述第一框架单元的插接孔中。
所述第一框架单元、第三框架单元和笼体单元的四周均设置有防护网片。
所述第一框架单元、第三框架单元和笼体单元上均设置有插槽,所述防护网片插接在所述插槽上。
所述第一框架单元的四周平行设置有多个所述插槽,所述插槽为竖直插槽,所述防护网片插接在相邻两个竖直插槽之间。
所述笼体框架内的全部踏步梯自下至上呈螺旋状排列。
所述第一框架单元、第三框架单元和笼体单元内均挂接有所述踏步梯。
所述施工平台的边缘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钩挂在第三框架单元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笼梯,设置在构件外围四周,安装简单、快捷、便于施工;可对构件防护、养护和保温等多道工序达到架设一次完成多道工序的目的,利于多元化施工,便于重复利用,有效的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利于进行标准化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15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