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固定床交换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0969.7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1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肖微;王宏斌;孙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7/022 | 分类号: | B01J47/022;B01J47/0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李洪信;董金国 |
地址: | 05002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配器装置 平板底座 筒体 本实用新型 固定床交换柱 连通 有效过滤面积 处理料液 高度降低 弧形封头 筒体顶部 筒体内腔 筒体上部 筒体下部 投资设备 土建费用 压力表口 占用空间 出液管 交换柱 进液管 树脂 承压 顶面 人孔 适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固定床交换柱,其包括平板底座以及安装在平板底座上的筒体;在筒体顶部设置弧形封头;筒体底部为与平板底座顶面适配的平底;在弧形封头上设置人孔、气孔和压力表口;在筒体内腔设置上分配器装置和下分配器装置;在筒体外设置与上分配器装置连通的进液管和与下分配器装置连通的出液管,上分配器装置设置在筒体上部,所述下分配器装置设置在筒体下部;本实用新型平板底座承压大,占用空间小,筒体树脂装量大,交换柱整体高度降低,投资设备和土建费用降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料液量大,保证了有效过滤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固定床交换柱。
背景技术
目前的固定床交换柱,直径在Φ800-2600mm,直径小,高度在8200-12000mm,占用高度空间大,而且受布液上、下分配装置和下部承压的椭圆封头等结构限制,最大处理量仅在15m3/h -140m3/h;因存在受限于液体分布不均、传质效率低、树脂易泄漏及清洗检修困难等问题,需增设多台小直径交换柱,还得配备大量阀门和配件,工艺操作复杂,占地面积大,设备和土建投资费用较大,造价提高,不仅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而且还造成了浪费。
目前固定床交换柱存在以下问题:
1.上进水分布装置和下排水分布装置采用隔板层加水帽,防止树脂在吸附、淋洗和转型过程中:隔板用法兰夹紧,最大使用直径Φ1800mm;隔板焊接在筒体上,最大使用直径Φ2400mm;上述两种结构在工作压力0.3-0.6MPa及树脂层重力下,如设备直径继续增大,隔板将产生变形泄漏,同时,隔板上的水帽在正、逆水流冲击下易松动,树脂泄漏。
上进水分布装置为多孔分布管和辐射支管,因结构限制上分布管外伸直径较小,故布水范围小,液体分布不均。
下排水分布装置为筛板、穹形开孔多孔板,操作压力0.3-0.6MPa,为使下部排水分布装置排净液体,采用椭圆型封头,使液体易于向中心底部流出。由于结构限制,设备直径小,在板上部堆放按粒径大小分层的石英砂,支撑树脂。设备直径Φ2400和Φ2600时,增大直径,出液不易均布分布,出现偏流、沟流现象,树脂吸附、淋洗、转型率不均,传质效率低,出液水质不稳定。
2.液体在交换柱中进行吸附、淋洗、转型、空气搅拌等过程操作,流向交替运行,石英砂层易混乱,导致树脂泄漏。若重新排布石英砂层,工作量大。如设备直径较大,树脂床层产生偏斜,不易调平床层,导致树脂利用率不高,影响树脂的吸附率,有效率降低。
上述吸附柱在工作时,工人工作量大,转型率不均匀,传质效率低,出液水质不稳定,同时设备整体高度较高,占地面积大,投资费用较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料液量大,保证了有效过滤面积,拆装方便的大型固定床交换柱。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平板底座以及安装在平板底座上的筒体;在所述筒体顶部设置弧形封头;所述筒体底部为与平板底座顶面适配的平底;在所述弧形封头上设置人孔、气孔和压力表口;在所述筒体内腔设置上分配器装置和下分配器装置;在所述筒体外设置与上分配器装置连通的进液管和与下分配器装置连通的出液管,所述上分配器装置设置在筒体上部,所述下分配器装置设置在筒体下部。
本实用新型上分配器装置包括水平安装在筒体内的两端密封的上进液总管以及水平间隔设置在上进液总管两侧并与其内腔连通的上分配管,所述上进液总管端部与筒体内壁连接,所述上分配管水平铺满筒体的截面内,在每个上分配管外侧设置上过滤网,所述上分配管另一端密封,在所述上分配管两侧分别间隔设置上溢流孔;上进液总管与上分配管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每个上分配管侧壁均布固定设置上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09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子交换柱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树脂复苏优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