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材料定位装置及材料电磁反散射系数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7363.8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1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涵;王龙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宇涵 |
主分类号: | G01N21/47 | 分类号: | G01N21/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焦透镜天线 定位装置 夹具 待测材料 反散射 系数测量装置 电动位移台 电动旋转台 距离传感器 竖直轴线 电磁波 矢量网络分析仪 本实用新型 电磁波能量 电动旋转 定向天线 方向垂直 系数测量 转动过程 驱动 发射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材料电磁反散射系数测量的材料定位装置,包括电动位移台、第一电动旋转台、夹具和距离传感器,电动位移台用于驱动第一电动旋转台远离或靠近聚焦透镜天线,第一电动旋转台上设置有夹具并用于驱动夹具绕竖直轴线转动,距离传感器用于测定聚焦透镜天线与待测材料表面的距离,并通过聚焦透镜天线发射并接收电磁波,待测材料绕竖直轴线转动过程中,当聚焦透镜天线接收的电磁波能量最大时,聚焦透镜天线电磁波的发射方向垂直于待测材料表面。该材料定位装置及包括该材料定位装置的材料电磁反散射系数测量装置,实现了精确确定材料到矢量网络分析仪所连接的聚焦透镜天线的距离以及聚焦透镜天线和定向天线与材料的夹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的电磁反散射系数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材料定位装置及材料电磁反散射系数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信道仿真与建模中,仿真环境中材料的反散射系数对仿真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材料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关乎仿真的正确性。目前材料的反散射系数的测量方法是:将材料固定于某个位置后,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用带有聚焦功能的透镜天线即聚焦透镜天线连接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一个端口上作为发射机发射电磁波,用定向天线连接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另一个端口上作为接收机接收电磁波,在接收机与待测材料表面上扫描半个圆周过程中,使接收机与待测材料表面定位于某一角度的情况下,使发射机在垂直于材料的水平面上旋转扫描半个圆周,记录电磁反散射参数,最后通过软件分析这些电磁反散射参数,得到材料的反散射系数。在上述方法中,要求聚焦透镜天线的焦点恰好位于待测材料的表面上,而且聚焦透镜天线和定向天线与待测材料表面的夹角必须要准确,这要求测量中必须精确地对材料到透镜天线的距离以及聚焦透镜天线和定向天线与材料的夹角进行定位。由于待测材料大小,厚度不同,手动放置的材料很难恰好使得聚焦透镜电线的焦点打在材料表面上,更不能够准确得知聚焦透镜天线和定向天线与材料的夹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材料定位装置及材料电磁反散射系数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材料电磁反散射系数测量过程中,精确确定待测材料到矢量网络分析仪所连接的聚焦透镜天线的距离以及聚焦透镜天线和定向天线与待测材料的夹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材料电磁反散射系数测量的材料定位装置,包括:电动位移台、第一电动旋转台、夹具和距离传感器,所述电动位移台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电动旋转台远离或靠近聚焦透镜天线,所述第一电动旋转台上设置有所述夹具并用于驱动所述夹具绕竖直轴线转动,所述夹具用于夹持待测材料,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测定聚焦透镜天线与待测材料表面的距离,通过聚焦透镜天线发射电磁波至待测材料的表面并接收待测材料表面反射或散射的电磁波,待测材料绕竖直轴线转动过程中,当聚焦透镜天线接收的电磁波能量最大时,聚焦透镜天线电磁波的发射方向垂直于待测材料表面。
优选的,还包括一发射支架,所述聚焦透镜天线固定设置于所述发射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发射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距离传感器为激光距离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旋转台包括第一转台、第一固定部和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台绕竖直轴线转动;所述第一电动旋转台内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当所述第一转台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接触时,所述第一转台复位至第一机械原点,所述第一转台位于第一机械原点时所述聚焦透镜天线电磁波的发射方向与待测材料表面呈第一固定角度;且所述第一转台外表面周向设置有第一刻度,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指向所述第一刻度的第一刻度指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宇涵,未经王宇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73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