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典型单元梁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4559.1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3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孟青;回中兴;郑跃建;吕杨;徐洁婷;郭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0 | 分类号: | E04G2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支撑柱 主支撑柱 板系统 单元梁 辅助支撑柱 矩形单元 相邻布置 支撑系统 长梁 宽梁 本实用新型 建筑物楼板 设计和应用 成对布置 典型单元 楼板系统 系统典型 综合技术 连接点 预期的 梁板 平层 支撑 施工 | ||
1.典型单元梁板系统,其布置在支撑系统上且构成支撑平层楼板系统的一整套单元梁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系统的构成如下:主支撑柱(1)、副支撑柱(2)、辅助支撑柱(3);其中:主支撑柱(1)、副支撑柱(2)各有2根且二者共同构成长方体建筑空间的4根支柱;其中:2个主支撑柱(1)相邻布置,2个副支撑柱(2)也相邻布置;相邻布置的2个主支撑柱(1)之间、2个副支撑柱(2)之间都布置有宽梁(4);相邻布置的主支撑柱(1)和副支撑柱(2)之间布置有长梁(5);
在建筑物宽度方向布置的宽梁(4)和在建筑物长度方向布置的长梁(5)以主支撑柱(1)、副支撑柱(2)为连接点,共同构成水平布置的矩形单元梁框架;
辅助支撑柱(3)布置在由宽梁(4)和长梁(5)以主支撑柱(1)、副支撑柱(2)为连接点构成的矩形单元梁框架内部;
辅助支撑柱(3)成对布置且每一对辅助支撑柱(3)中二者在同一个水平上投影的连线与两个主支撑柱(1)在同一个水平上投影的连线相互平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典型单元梁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由宽梁(4)和长梁(5)以主支撑柱(1)、副支撑柱(2)为连接点构成的矩形单元梁框架内部布置的辅助支撑柱(3)共有四根,且四者共同构成一个长方体建筑空间的四根支柱;
在成对布置的两个辅助支撑柱(3)上部近端点处布置有平行于宽梁(4)的辅助支撑梁(6),在相邻的两对辅助支撑柱(3)上部近端点处也布置有平行于长梁(5)的辅助支撑梁(6)。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典型单元梁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平行于宽梁(4)或/和长梁(5)的辅助支撑梁(6)自两个辅助支撑柱(3)上部近端点处沿其主要轮廓伸展方向向外延伸直至与长梁(5)或宽梁(4)连接为一体共同构成一体化整体结构的典型单元梁板系统。
4.按照权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典型单元梁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二者之间连接着长梁(5)的主支撑柱(1)和副支撑柱(2)的中心线在水平方向的距离L1是12000±1000mm;
二者之间连接着宽梁(4)的两个主支撑柱(1)或两个副支撑柱(2)的中心线在水平方向的距离L2是9000±800mm;
宽梁(4)的横截面尺寸为800×800mm;长梁(5)的横截面尺寸为800×1200mm,其中1200mm为其横截面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海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45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防地下室用的支撑柱
- 下一篇:超高层建筑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