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锅炉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8532.2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9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姚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高讯建筑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F23J15/06;F26B11/18;F26B23/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梅***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体内部 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环保型锅炉 放置箱 锅炉本体 旋转电机 风扇 固体燃料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干燥方式 高温烟气 工业锅炉 回收利用 能源损耗 吸热材料 箱体连通 箱体外壁 输出端 烟气 余热 潮湿 燃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锅炉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涉及工业锅炉领域。该一种环保型锅炉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锅炉本体,锅炉本体与第一箱体连通设置,第一箱体内部设第二箱体,第二箱体内部设有风扇,第二箱体内部设有旋转电机和放置箱,放置箱与旋转电机输出端可拆卸连接,该一种环保型锅炉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箱体,第二箱体、风扇、放置箱和旋转电机,高温烟气进入第一箱体内部,第二箱体外壁设置为吸热材料,第二箱体内部温度升高,将放置箱内部的固体燃料进行干燥,达到了锅炉本体中烟气中余热可以回收利用的目的,解决了固体潮湿的燃料需要使用其他干燥方式致使能源损耗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锅炉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锅炉产生的烟气会带走很多热量走,现在很多锅炉都没有对这部分热量进行回收利用。
在工业上锅炉的固体燃料一般为烟煤,无烟煤,褐煤,泥煤,油页岩,木屑,甘蔗渣和稻糠,而这部分燃料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完全干燥的,所以在燃烧的过程中并不能完全燃烧,如果再对燃料使用其他方式进行干燥,又会增加能源的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锅炉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具备锅炉本体中烟气中余热可以回收利用等优点,解决了固体潮湿的燃料需要使用其他干燥方式致使能源损耗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锅炉本体中烟气中余热可以回收利用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锅炉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通过排气管和分流连通管与第一箱体连通设置,所述第一箱体内部设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安装有风扇,所述第二箱体内部设有隔热箱,所述隔热箱内部设有旋转电机,所述隔热箱与第二箱体内壁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第二箱体内部设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与旋转电机输出端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一端设有第二卡块,所述放置箱底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内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正面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门,所述第一箱体正面中间开设有第一门。
优选的,所述风扇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风扇分两组分别位于第二箱体内部上方和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一卡块相适配,所述第二卡槽与第二卡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放置箱外壁开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和连接块的形状均为圆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锅炉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环保型锅炉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箱体,第二箱体、风扇、放置箱和旋转电机,高温烟气进入第一箱体内部,第二箱体外壁设置为吸热材料,第二箱体内部温度升高,将放置箱内部的固体燃料进行干燥,达到了锅炉本体中烟气中余热可以回收利用的目的,解决了固体潮湿的燃料需要使用其他干燥方式致使能源损耗的问题。
2、该一种环保型锅炉用余热回收利用装置,通过在第一箱体侧壁开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一端设置有过滤网,达到了将锅炉排放的烟气中灰尘收集的目的,解决了锅炉烟气中的灰尘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高讯建筑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晋江高讯建筑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8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